第二節 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
從理論上講,政府補助有兩種會計處理方法:收益法與資本法。所謂收益法是將政府補助計入當期收益或遞延收益;所謂資本法是將政府補助計入所有者權益。收益法又有兩種具體方法:總額法與凈額法。總額法是在確認政府補助時,將其全額確認為收益,而不是作為相關資產賬面余額或者費用的扣減。凈額法是將政府補助確認為對相關資產賬面余額或者所補償費用的扣減。政府補助準則要求采用的是收益法中的總額法,以便更真實、完整地反映政府補助的相關信息。
―、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
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在其補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發生的期間計入當期損益,即:用于補償企業以后期間費用或損失的,在取得時先確認為遞延收益,然后在確認相關費用的期間計入當期營業外收入;用于補償企業已發生費用或損失的,取得時直接計入當期營業外收入。
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按照固定的定額標準取得的政府補助,應當按照應收金額計量,借記“其他應收款”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或“遞延收益”)科目。不確定的或者在非日;顒又腥〉玫恼a助,應當按照實際收到的金額計量,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或“遞延收益”)科目。涉及按期分攤遞延收益的,借記“遞延收益”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例題1】A儲備糧企業(以下簡稱A企業),20×7年實際糧食儲備量1.5億斤。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財政部門按照企業的實際儲備量給予每斤0.039元的糧食保管費補貼,于每個季度初支付。20×7年1月10日,A企業收到財政撥付的補貼款。
【答案】
A企業的賬務處理如下:
(1)20×7年1月1日,A企業確認應收的財政補貼款:
借:其他應收款 5 850 000
貸:遞延收益 5 850 000
(2)20 ×7年1月10日A企業實際收到財政補貼款:
借:銀行存款 5 850 000
貸:其他應收款 5 850 000
(3)20×7年1月,將補償月份保管費的補貼計入當期收益:
借:遞延收益 1 950 000
貸:營業外收入 1 950 000
20×7年2月和3月的分錄同上。
【例題2】B糧食企業(以下簡稱B企業)為購買儲備糧于20×8年3月從國家農業發展銀行貸款3 600萬元,同期銀行貸款年利率為6%。自20×8年4月開始,財政部門按有關規定于每季度初,按照B企業的實際貸款額和貸款利率撥付給B企業貼息資金。
【答案】
B企業的賬務處理如下:
(1)20×8年4月,實際收到財政貼息54萬元時:
借:銀行存款 540 000
貸:遞延收益 540 000
(2)將補償20×8年4月份利息費用的財政貼息18萬元計入當期收益:
借:遞延收益 180 000
貸:營業外收入 180 000
20×8年5月和6月的分錄同上。
【例題3】同前例,但假設公司是于每季度末向政府部門提交貼息申請材料,政府部門于下一季度初按照B企業上一季度實際貸款額和貸款利率撥付給B企業貼息資金。
【答案】
20×8年7月份,實際收到第2季度的財政貼息54萬元:
借:銀行存款 540 000
貸:營業外收入 540 000
企業取得針對綜合性項目的政府補助,需要將其分解為與資產相關的部分和與收益相關的部分,分別進行會計處理;難以區分的,將政府補助整體歸類為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視情況不同計入當期損益,或者在項目期內分期確認為當期收益。
【例題4】甲公司20×6年12月申請某國家級研發補貼。申報書中的有關內容如下:本公司于20×6年1月啟動數字印刷技術開發項目,預計總投資360萬元、為期3年,已投入資金120萬元。項目還需新增投資240萬元(其中,購置固定資產80萬元、場地租賃費40萬元、人員費100萬元,市場營銷20萬元),計劃自籌資金120萬元、申請財政撥款120萬元。
20×7年1月1日,主管部門批準了甲公司的申報,簽訂的補貼協議規定:批準甲公司補貼申請,共補貼款項120萬元,分兩次撥付。合同簽訂日撥付60萬元,結項驗收時支付60萬元(如果不通過驗收,則不支付第二筆款項)。
【答案】
甲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
(1)20×7年1月1日,實際收到撥款60萬元:
借:銀行存款 600 000
貸:遞延收益 600 000
(2)自20×7年1月1日至20×9年1月1日:
每個資產負債表日,分配遞延收益(假設按年分配)
借:遞延收益 300 000
貸:營業外收入 300 000
(3)20×9年項目完工,假設通過驗收,于5月1日實際收到撥付60萬元:
借:銀行存款 600 000
貸:營業外收入 600 000
2013年教材新增內容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有關企業取得過渡性財政扶持資金的會計處理:
試點納稅人在新老稅制轉換期間因實際稅負增加而向財稅部門申請取得財政扶持資金的,期末有確鑿證據表明企業能夠符合財政扶持政策規定的相關條件且預計能夠收到財政扶持資金時,按應收的金額,借記“其他應收款”等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待實際收到財政扶持資金時,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其他應收款”等科目。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