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根據審計準則的規定,在記錄實施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時,應當記錄測試的特定項目或事項的識別特征。在記錄識別特征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對乙公司生成的訂購單進行測試,將供貨商作為主要識別特征
B.對需要選取既定總體內一定金額以上的所有項目進行測試,將該金額以上的所有項目作為主要識別特征
c.對運用系統抽樣的審計程序,將樣本來源作為主要識別特征
D.對詢問程序,將詢問時間作為主要識別特征
【考點鏈接】教材P130特定項目或事項的識別特征。
7.下列有關審計工作底稿歸檔期限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如果完成審計業務,歸檔期限為審計報告日后六十天內
B.如果完成審計業務,歸檔期限為外勤審計工作結束日后六十天內
C.如果未能完成審計業務,歸檔期限為外勤審計工作中止日后三十天內
D.如果未能完成審計業務,歸檔期限為審計業務中止日后三十天內
【考點鏈接】教材P134審計工作底稿歸檔期限。
8.B注冊會計師對乙公司20×7年度財務報表出具審計報告的日期為20 X 8年2月15日,乙公司對外報出財務報表的日期為20×8年2月20日。在完成審計檔案的歸整工作后,可以變動審計工作底稿的是( )。
A.20 X 8年5月5日,乙公司發生火災,燒毀一生產車間,導致生產全部停工
B.20×8年5月10日,法院對乙公司涉訟的專利侵權案作出最終判決,乙公司賠償原告2000萬元。20×7年12月31日,該案件尚在審理過程中,由于無法合理估計賠償金額,乙公司在20×7年度財務報表中對這一事項作了充分披露,未確認預計負債
C.20×8年5月15日,B注冊會計師知悉乙公司20×7年12月31日已存在的、可能導致修改審計報告的舞弊行為
D.20×8年5月20日,乙公司收回一筆20×6年已經注銷的應收賬款,金額為1000萬元
【考點鏈接】教材P466對期后事項的定義理解以及對期后事項審計需要追加審計程序時變動審計工作底稿的要求。
9.下列有關審計重要性的表述中,錯誤的是( )。
A.在考慮一項錯報是否重要時,既要考慮錯報的金額,又要考慮錯報的性質
B.如果一項錯報單獨或連同其他錯報可能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依據財務報表做出的經濟決策,則該項錯報是重要的
C.如果已識別但尚未更正的錯報匯總數接近但不超過重要性水平,注冊會計師無須要求管理層調整
D.重要性的確定離不開職業判斷
【考點鏈接】“重要性”審計準則第15條的規定,2008年教材P152倒數第9行已修改。
10.在執行審計業務時,C注冊會計師應當確定合理的重要性水平。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通過調高重要性水平,降低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
B.通過調低重要性水平,降低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
c.在確定計劃的重要性水平時,應當考慮對丙公司及其環境的了解
D.在確定計劃的重要性水平時,應當考慮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的結果
【考點鏈接】教材P147重要性與審計風險的關系。
11.在確定計劃實施的審計程序后,如果c注冊會計師決定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平,審計風險將增加。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如有可能,通過擴大控制測試范圍或實施追加控制測試,降低評估的檢查風險
B.通過修改計劃實施的實質性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降低檢查風險
C.如有可能,通過擴大實質性程序范圍或實施追加的實質性程序,降低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
D.通過修改計劃實施的控制測試的性質、時間和范圍,降低評估的審計風險
【考點鏈接】教材P155審計風險模型分析。
12.審計風險取決于重大錯報風險和檢查風險,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在既定的審計風險水平下,c注冊會計師應當實施審計程序,將重大錯報風險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B.c注冊會計師應當合理設計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并有效執行審計程序,以控制重大錯報風險
C.C注冊會計師應當合理設計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并有效執行審計程序,以消除檢查風險
D.C注冊會計師應當獲得認定層次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便在完成審計工作時,能夠以可接受的低審計風險對財務報表整體發表意見
【考點鏈接】教材P155審計風險模型分析。
13.注冊會計師需要獲取的審計證據的數量受錯報風險的影響。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
A.評估的錯報風險越高,則可接受的檢查風險越低,需要的審計證據可能越多
B.評估的錯報風險越高,則可接受的檢查風險越高,需要的審計證據可能越少
C.評估的錯報風險越低,則可接受的檢查風險越低,需要的審計證據可能越少
D.評估的錯報風險越低,則可接受的檢查風險越高,需要的審計證據可能越多
【考點鏈接】教材P155審計風險模型分析。
14.下來各項中,與丙公司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評估最相關的是( )。
A.丙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呈明顯下降趨勢
B.丙公司持有大量高價值且易被盜竊的資產
C.丙公司的生產成本計算過程相當復雜
D.丙公司控制環境薄弱
【考點鏈接】教材P203控制環境對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評估的影響。
15.在進行風險評估時,C注冊會計師通常采用的審計程序是( )。
A.將財務報表與其所依據的會計記錄相核對
B.實施分析程序以識別異常的交易或事項,以及對財務報表和審計產生影響的金額、比率和趨勢
C.對應收賬款進行函證
D.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對記錄或文件中的數據計算準確性進行核對【考點鏈接】教材P163風險評估程序的具體運用。
16.在未對總體進行分層的情況下,D注冊會計師不宜使用的抽樣方法是( )。
A.均值估計抽樣 B.比率估計抽樣
C.差額估計抽樣 D.概率比例規模抽樣
【考點鏈接】教材P287變量抽樣方法運用要求。
17.D注冊會計師從總體規模為1000個、賬面價值為300000元的存貨項目中選取200
個項目(賬面價值50000元)進行檢查,確定其審定金額為50500元。如果采用比率估計抽樣,D注冊會計師推斷的存貨總體錯報為( )。
A.500元 B.2500元 C.3000元D.47500元
【考點鏈接】教材P287比率估計抽樣法的計算過程。
18.下列有關概率比例規模抽樣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抽樣分布應當近似于正態分布
B.與低估的賬戶相比,高估的賬戶被抽取的可能性更小
C.每個賬戶被選中的機會相同
D.余額為零的賬戶沒有被選中的機會
【考點鏈接】教材P292PPS抽樣優缺點。
(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型共3大題,12小題,每小題1分,本題型共12分。每小題均有多個正確答案,請從每小題的備選答案中選出你認為正確的答案,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用2B鉛筆填涂相應的答案代碼。每小題所有答案選擇正確的得分;不答、錯答、漏答均不得分。答案寫在試題卷上無效。)
1.在了解控制環境時,E注冊會計師應當關注的內容有( )。
A.戊公司治理層相對于管理層的獨立性
B.戊公司管理層的理念和經營風格
c.戊公司員工整體的道德價值觀
D.戊公司對控制的監督
【考點鏈接】教材P179—184了解控制環境的7個要素。
2.為保證所有的產品銷售均已入賬,戊公司下列控制活動中與這一控制目標直接相關的有( )。
A.對銷售發票進行順序編號并復核當月開具的銷售發票是否均已登記入賬
B.檢查銷售發票是否經適當的授權批準
C.將每月產品發運數量與銷售人賬數量相核對
D.定期與客戶核對應收賬款余額
【考點鏈接】教材P304表13—2第2行第2列。
3.戊公司下列控制活動中,屬于經營業績評價方面的有( )。
A.由內部審計部門定期對內部控制的設計和執行效果進行評價
B.定期與客戶對賬并發現的差異進行調查
C.對照預算、預測和前期實際結果,對公司的業績復核和評價
D.綜合分析財務數據和經營數據之間的內在關系
【考點鏈接】教材P173業績評價的要求。
4.在了解戊公司內部控制時,E注冊會計師通常采用的程序有( )。
A.查閱內部控制手冊
B.追蹤交易在財務報告信息系統中的處理過程
C.重新執行某項控制
D.現場觀察某項控制的運行
【考點鏈接】教材P220了解內部控制的方法。
5.下列與控制測試有關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如果控制設計不合理,則不必實施控制測試
B.如果在評估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時預期控制的運行是有效的,則應當實施控制測試
C.如果認為僅實施實質性程序不足以提供認定層次充分、適當的證據,則應當實施控制測試
D.對特別風險,即使擬信賴的相關控制沒有發生變化,也應當在本次審計中實施控制測試【考點鏈接】教材P219控制測試的要求。
6.在確定控制測試的范圍時,F注冊會計師通?紤]的因素有( )。
A.總體變異性
B.在風險評估時擬信賴控制運行有效性的程度
C.控制的預期偏差
D.控制的執行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