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識別和評估舞弊風險(教材P384)
識別和評估重大錯報風險(包括舞弊風險)時應當實施的審計程序:
1.在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包括與風險相關的控制)的整個過程中,結合對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和披露的考慮,識別風險;
2.評估識別出的風險,并評價其是否更廣泛地與財務報表整體相關,進而潛在地影響多項認定;
3.結合對擬測試的相關控制的考慮,將識別出的風險與認定層次可能發生錯報的領域相聯系;
4.考慮發生錯報的可能性(包括發生多項錯報的可能性),以及潛在錯報的重大程度是否足以導致重大錯報。
【知識點拓展】識別和評估舞弊風險的審計思路和要求,如圖17-5:
【例題1·簡答題】A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甲公司2012年財務報表。A注冊會計師了解到以下情況:
資料一:甲公司為上市公司,所在行業屬于食品加工行業,行業整體處于不景氣狀態,而且商品價格互相降價,競爭非常激烈。
資料二:甲公司2010年和2011年審計后的財務報表凈利潤分別是虧損1380萬元、虧損2930萬元。
資料三:甲公司董事會在2011年年底對公司總經理有明確的績效考核要求,如果2012年的經營繼續出現虧損則要求自動辭職。
資料四:甲公司2012年審計前的財務報表顯示凈利潤為盈利16.8萬元。
要求:請根據以上資料分析甲公司:
(1)2012年財務報表是否存在舞弊風險,請簡述理由。
(2)2012年財務報表是否存在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簡要說明理由。
【答案】
針對要求(1):
存在舞弊風險。理由:甲公司為上市公司,在過去的兩個會計年度均出現虧損,2012年如果不能盈利,將面臨暫停上市的處理;同時公司董事會為管理層設定了業績增長或盈利能力等激勵指標。
針對要求(2):
存在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甲公司為了達到“扭虧為盈”的經營目標,存在編制虛假財務報告的風險,屬于財務報表層次舞弊風險。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