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更換新設備的平均年成本
購置成本=13750(元)
每年付現操作成本現值=850×(1-30%)×(P/A, 12%, 6)
=850×(1-30%)×4.1114
=2446.28(元)
年折舊額=(13750-1375)÷6
=2062.50(元)
每年折舊抵稅的現值=2062.50×30%×(P/A, 12%, 6)
=2062.50×30%×4.1114
=2543.93(元)
殘值收益的現值=[2500-(2500-13750×10%)×30%]×(P/S, 12%, 6)
=[2500-(2500-13750×10%)×30%]×0.5066
=1095.52(元)
更換新設備的現金流出總現值=13750+2446.8-2543.93-1095.52
=12556.83(元)
更換新設備的平均年成本=12556.83÷(P/A, 12%, 6)
=12556.83÷4.1114
=3054.15(元)
因為更換新設備的平均年成本(3054.15元)低于繼續使用舊設備的平均年成本(3128.22元),故應更換新設備。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固定資產更新的平均年成本的計算問題,應注意:
(1)由于新舊設備方案只有現金流出,而沒有現金流入,且未來使用年限不同,只能采用固定資產的年平均成本進行決策。
(2)殘值引起的現金流動問題:首先應將最終的殘值全部作為現金流入,然后將最終殘值與稅法殘值作比較,如果最終殘值高于稅法殘值,則需補交所得稅,應作為流出(新、舊設備均屬于這種情況)。否則,如果最終殘值低于稅法殘值,則可以抵減所得稅,即減少現金流出,應視為現金流入。所以,殘值引起了兩項現金流動,即最終的殘值流入和最終殘值高于或低于稅法殘值引起的所得稅流動。
(3)如果考慮所得稅影響,折舊可以抵減所得稅,因此,折舊抵減的所得稅應視同為一種流入。此時的折舊是指稅法規定的折舊,而不是會計折舊。如繼續使用舊設備的現金流量計算如下:
(1)初始階段流出:
①變現價值8500元(變現即為流入,繼續使用即為流出)
②變現凈收益補稅[8500-(14950-2242.50×3)] ×30%=83.25元
選擇變現的凈流入=8500-83.25=8416.75元,即繼續使用舊設備的現金流出為8416.75元。
(2)經營階段流出:
①每年操作成本引起的稅后凈流出 2150(1-30%)=1505元
②折舊抵稅(流出的減項) -2242.50×30%=-672.75元(只能抵3年,因為稅法規定該類設備應采用直線法折舊,折舊年限6年,已使用3年,再需提3年的折舊)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相關推薦:2009年注會考試大綱(新制度)及名師解讀2009年注冊會計師考試高分技巧:做到五結合
2009年全國注冊會計師考試新考綱取消判斷題
2009年注冊會計師考試各科目報考要點分析轉帖于:注冊會計師考試_考試吧
·2009 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經濟法》模擬題:第1章 (2009-5-11 16:04:00)
·2009年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樣題(新制度) (2009-5-5 11:42:46)
·注冊會計師《會計》每日一練:2009年4月23日 (2009-4-23 11:47:48)
·注冊會計師《經濟法》每日一練:2009年4月3日 (2009-4-4 15:47:54)
·注冊會計師《財務成本管理》每日一練:4月3日 (2009-4-4 15:45:57)
![]() 2009注冊會計師考試教材---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 (新考試版) |
![]() 2009年注冊會計師全國考試指定教材-會計(新考生版) |
![]() 2009年注冊會計師全國考試指定教材-審計(新考生版) |
![]() 2009年注冊會計師全國考試指定教材-財務成本管理(新考生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