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3 頁:多選題 |
第 5 頁:綜合題 |
第 6 頁:單選題答案 |
第 7 頁:多選題答案 |
第 8 頁:綜合題答案 |
11.境內A公司2009年10月以1000萬元投資境內M公司,取得M公司30%的股權。2012年11月經M公司股東會批準,A公司將其持有的全部股份撤資,撤資時M公司累計未分配利潤與累計盈余公積合計數為3000萬元,A公司撤資分得銀行存款2000萬元。則A公司該業務應繳納企業所得稅( )萬元。
A.25
B.225
C.250
D.500
12.下列關于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的所得稅處理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企業發生的資產損失,應按規定的程序和要求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后方能在稅前扣除,未經申報的損失,不得在稅前扣除
B.企業因存貨盤虧、毀損、報廢、被盜等原因不得從增值稅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可以與存貨損失一起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C.企業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已經扣除的資產損失,在以后納稅年度全部或者部分收回時,其收回部分應調增資產損失發生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
D.企業境外營業機構由于發生資產損失而產生的虧損,不得在計算境內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13.下列關于企業以前年度發生的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企業以前年度發生的法定資產損失未能在當年稅前扣除的,準予追補至該項損失發生年度扣除
B.準予追補扣除的實際資產損失,其追補確認期限一般不得超過五年
C.企業因以前年度實際資產損失未在稅前扣除而多繳的企業所得稅稅款,可在追補確認年度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款中予以抵扣,不足抵扣的,向以后年度遞延抵扣
D.企業實際資產損失發生年度扣除追補確認的損失后出現虧損的,應先調整資產損失發生年度的虧損額,再按彌補虧損的原則計算以后年度多繳的企業所得稅稅款
14.甲股份公司共有股權2000萬股,為了將來有更好的發展,將85%的股權讓乙公司收購,然后成為乙公司的子公司。收購日甲公司每股資產的計稅基礎為8元,每股資產的公允價值為10元,在收購對價中乙公司以股權形式支付15300萬元,以銀行存款支付1700萬元。該合并業務符合企業重組特殊性稅務處理的條件且選擇此方法執行。對于此項業務非股權支付額對應的資產轉讓所得為( )萬元。
A.340
B.170
C.153
D.400
15.下列各項中,符合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是( )。
A.企業承包經營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取得的所得,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B.企業綜合利用資源,生產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規定的產品所取得的收入,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減按90%計入收入總額
C.對企業委托給外單位進行開發的研發費用,符合加計扣除條件的,由受托方按照規定計算加計扣除,委托方不得再進行加計扣除
D.企業購置并實際使用符合規定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的,該專用設備的投資額的10%可以從企業當年的應納稅所得額中抵免;當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個納稅年度結轉抵免
16.甲企業屬于以其境內、境外全部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總收入等指標申請并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該企業2012年度境內應納稅所得額200萬元,境外A國分公司的稅前所得是100萬元,A國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是20%,則甲企業當年在我國應納企業所得稅( )萬元。
A.75
B.45
C.35
D.30
17.某居民企業2012年度境內應納稅所得額為300萬元;其在A國的分支機構當年應納稅所得額為150萬元,在A國繳納企業所得稅40萬元;在B國的分支機構當年虧損100萬元。則該企業2012年在我國實際應繳納企業所得稅( )萬元。
A.37.5
B.50
C.112.5
D.75
18.2012年某居民企業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收入總額120萬元,成本費用支出總額127.5萬元,全年虧損7.5萬元,經稅務機關檢查,成本費用支出核算準確,但收入總額不能確定。稅務機關對該企業采取核定征稅辦法,應稅所得率為15%。則該企業2012年度應繳納企業所得稅( )萬元。
A.3.38
B.4.5
C.5.63
D.22.5
19.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A從中國境內B企業取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100萬元,并向B企業轉讓位于我國境內的一處房產,取得轉讓收入500萬元,該房產凈值為420萬元。假設不考慮其他稅費,B企業應扣繳A企業的所得稅為( )萬元。
A.17.1
B.18
C.26
D.36
20.下列固定資產中,不得采用縮短折舊年限或加速折舊的方法計算折舊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是( )。
A.常年處于強震動狀態的固定資產
B.常年處于高腐蝕狀態的固定資產
C.已使用年限占最低使用年限85%以上的固定資產
D.由于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固定資產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