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3 頁:多選題 |
第 5 頁:綜合題 |
第 6 頁:單選題答案 |
第 7 頁:多選題答案 |
第 8 頁:綜合題答案 |
三、綜合題
1.某市地板生產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2年生產經營情況如下:
(1)當年銷售實木地板給商場,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不含稅銷售收入8000萬元,對應的銷售成本為3200萬元。
(2)將自產實木地板用于對外投資,該批實木地板不含稅市場價100萬元,成本40萬元。
(3)當年購進原材料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價款2800萬元、增值稅476萬元。
(4)當年發生管理費用500萬元,其中含新產品研究開發費用120萬元、業務招待費80萬元。
(5)當年發生財務費用200萬元,其中包括支付銀行借款利息60萬元、逾期罰息10萬元,向非金融企業借款1800萬元的全年借款利息130萬元。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為6%。
(6)當年發生銷售費用1300萬元,其中含廣告費1230萬元。
(7)取得國債利息收入300萬元。
(8)全年計入成本、費用的實發合理工資總額800萬元,實際發生職工福利費120萬元、職工教育經費15萬元、撥繳工會經費18萬元。
(9)營業外支出共計120萬元,其中稅收滯納金12萬元、未經核定的準備金支出30萬元、通過當地人民政府向貧困地區捐款78萬元。
其他相關資料:實木地板適用的消費稅稅率為5%,城市維護建設稅稅率7%,教育費附加征收率3%,地方教育附加征收率2%,相關發票均已通過稅務機關認定,并準予抵扣。
要求:
(1)計算2012年該企業共計應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合計數。
(2)計算2012年該企業實現的會計利潤。
(3)計算該企業2012年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業務招待費應納稅調整的金額。
(4)計算該企業2012年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廣告費應納稅調整的金額。
(5)計算該企業2012年企業所得稅的應納稅所得額。
(6)計算該企業2012年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稅額。
2.某生產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進行企業籌辦活動,2012年3月1日開始生產經營;I辦期間發生與籌辦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20萬元,廣告費支出60萬元,發生其他籌辦費用支出100萬元。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發生經營業務如下:
(1)銷售貨物取得收入8000萬元,貨物銷售成本為3000萬元。
(2)發生管理費用500萬元,其中含業務招待費120萬元。
(3)發生銷售費用650萬元,其中含廣告費200萬元、業務宣傳費180萬元。
(4)發生財務費用300萬元,其中含2012年3月1日向非金融企業借款1000萬元所支付的當年借款利息75萬元(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為6%)。
(5)營業稅金及附加50萬元;營業外支出55萬元,其中包括直接對某山區的捐款30萬元,被工商部門處以罰款5萬元,因合同違約支付給其他企業違約金20萬元。
(6)持有3月份購買的境內某上市公司股票100萬股,當年取得股息、紅利收入20萬元。
(7)全年計入成本、費用的實發合理工資總額800萬元,其中含支付給臨時工的工資40萬元;實際發生職工福利費120萬元、職工教育經費15萬元、撥繳的工會經費18萬元。
(8)12月購進并實際使用一臺符合《安全生產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規定的安全生產專用設備,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價款80萬元、增值稅13.6萬元。
其他資料:該企業籌辦費用在開始經營之日的當年一次性扣除。
要求:
(1)計算該企業2012年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營業外支出應納稅調整的金額。
(2)計算該企業2012年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財務費用應納稅調整的金額。
(3)計算該企業2012年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工資總額、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及工會經費應納稅調整的金額。
(4)計算該企業2012年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籌辦費用。
(5)計算該企業2012年企業所得稅的應納稅所得額。
(6)計算該企業2012年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
3.某居民企業2012年生產經營業務如下:
(1)取得商品銷售收入5500萬元,包裝物租金收入200萬元。
(2)轉讓一項技術所有權,取得轉讓所得700萬元。
(3)當年6月4日購買了境內甲上市公司的流通股股票,12月20日,收到甲公司發放的現金股利20萬元。
(4)全年發生銷售成本2200萬元,營業稅金及附加320萬元。
(5)發生銷售費用1040萬元。
(6)全年發生管理費用790萬元,其中含業務招待費90萬元,企業按上年職工工資總額的10%標準為全體職工支付的補充養老保險費30萬元(超過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標準14萬元)。
(7)營業外支出100萬元,包括因違約延期支付供貨方貨款,支付違約金20萬元。
(8)12月20日,發現2011年度實際發生的一項資產損失,未在當年稅前扣除,企業向稅務機關進行專項申報扣除,申報的損失金額為10萬元。已知該企業2011年應納稅所得額為80萬元,實際繳納企業所得稅20萬元。
(9)12月31日歸還關聯企業一年期借款本金1800萬元,另支付全年利息費用150萬元(注:權益投資為500萬元;該項借款不符合獨立交易原則,且本企業的實際稅負高于關聯企業;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為6%)
(1)全年計入成本、費用的實發合理工資總額320萬元,實際發生職工福利費48萬元、職工教育經費10萬元、撥繳的工會經費7萬元。
企業自行計算的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稅額如下:
應納稅所得額=5500+200+700-2200-320-1040-790+(90×60%-5500×5‰)-(100-20)-1800×6%-320-48-10-7-10=1493.5(萬元)
應繳納企業所得稅=1493.5×25%=373.38(萬元)
要求:
根據上述資料,分別指出企業所得稅計算的錯誤之處,簡單說明理由,并計算正確的企業所得稅稅額。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