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責編:陶玉良
看了本文的網友還看了學歷| 高考 中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外語| 四六級 職稱英語 商務英語 公共英語 資格| 公務員 報關員 銀行 證券 司法 導游 教師 計算機| 等考 軟考
工程|一建 二建 造價師 監理師 咨詢師 安全師 結構師 估價師 造價員 會計| 會計證 會計職稱 注會 經濟師 稅務師 醫學| 衛生資格 醫師 藥師 [更多]
十八大報告提出,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顧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十八大代表、北京二商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孫杰在參加北京團分組討論時表示:“企業職工退休金比公務員每月平均低1500元,企事業單位退休金雙軌制下,人們都爭著往公務員隊伍擠,而作為自主創新主體的企業缺乏吸引力。”
收入分配問題,歸根到底是民生問題,要實現分配公平,單單依靠提高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個稅起征點這樣的小打小鬧,已經毫無意義。要想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上有所突破,就必須敢于正視制度弊病,破除既得利益群體的阻力,從制度上遏制權力尋租、壟斷經營和官商勾結等行為,構建合理的約束、保障機制,推進收入分配制度實質性改革。
十八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這個指標說明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要讓人民享受到更多的實惠。
十八大代表、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說,十八大報告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新部署,一個鮮明特點,就是突出改革開放的重要戰略地位。
朱之鑫認為,21世紀第二個十年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具有關鍵意義的歷史階段,這期間我國不僅要著力解決好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更要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邁出實質性步伐。比如,要抓住制約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體制癥結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科學發展的制度安排和利益導向;要順應時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加大社會領域改革力度,從制度安排上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動力和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