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責編:wyj_2323
看了本文的網友還看了學歷| 高考 中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外語| 四六級 職稱英語 商務英語 公共英語 資格| 公務員 報關員 銀行 證券 司法 導游 教師 計算機| 等考 軟考
工程|一建 二建 造價師 監理師 咨詢師 安全師 結構師 估價師 造價員 會計| 會計證 會計職稱 注會 經濟師 稅務師 醫學| 衛生資格 醫師 藥師 [更多]
復旦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呂京寶認為,盲目跟風報名、隨性選擇職位,是報考公務員時最常見的誤區。
“說起公務員,很多人以為是‘金飯碗’,但對實際工作環境和具體崗位內容缺乏了解。”呂京寶說,校團委、就業指導中心和各院系在假期都會給學生提供去政府部門實習的機會,“希望大家親身觀察和體驗公務員工作后,了解是否適合自己,而不是一窩蜂地盲目報考。”
考生選擇申報崗位時存在隨機性,自身定位不明,往往不是扎堆熱門,就是專挑冷門。“公務員報考崗位眾多,結合自己專業和興趣很重要。”呂京寶建議,畢業生在求職前參加一些個人測評,選擇與個人性格、能力匹配度較高的工作。
今年“國考”明確規定,省級以上機關錄用公務員時,全部招錄具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人員。“這說明給應屆畢業生的門檻越來越高,所以,對于有志公務員工作的同學,我們常鼓勵他們先到基層鍛煉。”
青年教育學者熊丙奇分析,許多應屆畢業生沒把公務員當就業首選,考試只是“打醬油”,這與大學生在人才市場上見到用人單位就投簡歷,并無太大不同。
“真正給公務員報考降溫,關鍵在于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建立起大學生就業的長效機制。加大產業結構調整,改善基層單位的工作環境和條件,創造有效的社會需求,縮小各行業、各崗位的福利待遇差距。”熊丙奇補充說,要讓大學生就業有更寬的選擇,政府部門應努力營造良好的就業環境,包括打破行業壟斷,進一步開放服務業,給民營企業平等的發展空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