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府職能的含義
1.含義:
亦稱行政職能,是國家行政機關,依法對國家和社會公共事務進行管理時應承擔的職責和所具有的功能。
2.包括幾層意思
a.實施主體:政府機構
b.主要內容:管理國家和社會公共事務
c.實施手段:依法行政
d.是完整統一的體系
2)政府職能的發展變化
1.自然經濟狀態下的政府職能:御外和安內。
2.近代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職能:御外、安內和建設公共設施
3.現代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職能:
a.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
b.穩定宏觀經濟
c.調節社會分配
d.維護市場秩序
4.傳統社會主義國家計劃體制下的政府職能:
正在轉變(傳統上,社會主義國家是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實行計劃經濟體制。這一經濟體制的特征,決定了社會主義國家政府職能的性質和方向。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實行高度集權、計劃管理的方式,政府包攬一切經濟事務和社會事務,企業只是作為政府的附屬物而存在。政府對企業實行統一計劃、統負盈虧、統購統銷、統收統支,一切經濟活動以政府的計劃為中心。這種方式在社會主義國家建國初期,對加快經濟建設、奠定國民經濟基礎,曾起到過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堅持計劃經濟為主,就意味著排斥市場經濟,排斥非公有制形式。社會主義制度作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對立物,曾一度把市場經濟和非公有制當作資本主義制度的屬性,因而試圖通過建立一套完整的計劃體制來取代市場體制。但幾十年的社會主義發展實踐證明,這一良好的愿望并沒有取得成功。因此,目前大多數社會主義國家已認識到市場對發展經濟的重要作用,開始由原來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同時,開始積極探索公有制實現形式的多樣化,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與經濟體制改革相適應,政府職能也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3)政府職能的重要地位:
a.體現了公共行政的本質要求
b.是政府機構設置的根本依據
c.轉變是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的關鍵
d.政府職能的實施情況是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標準
4)政府的基本職能
1.定義:
依據政府管理的事務性質橫向劃分的政府職能稱為政府的基本職能。
2.內容
a.政治職能(包括軍事保衛、外交、治安、民主政治建設)
b.經濟職能(宏觀調控、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市場監督)
c.文化職能(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新聞出版、廣播影視)
d.社會職能(其他的社會公共性的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