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4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6 頁:判斷題 |
第 7 頁:綜合分析題 |
第 8 頁:案例分析題 |
第 9 頁:公文寫作題 |
21
聯合行文的成文日期是( )。
A.
首個簽發機關負責入的簽發日期
B.
實際發出日期
C.
收文機關簽收的日期
D.
最后簽發機關負責人的簽發日期
參考答案:
D
系統解析:
D【解析】本題是對公文生效日期的考查,熟練掌握即可。聯合行文的成文日期以最后簽發機關負責入的簽發日期為準。故選D。
22
群眾創造歷史的制約條件中,具有決定意義的是( )。
A.
社會生產方式
B.
領導人的水平
C.
人民群眾的文化水平
D.
國際環境
參考答案:
A
系統解析:
A 【解析】人民群眾創造歷史受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這些條件包括經濟條件、政治條件和精神條件。廣義的經濟條件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即社會生產方式,在群眾創造歷史的制約條件中,具有決定意義。故選A。
23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黨的工作重心開始轉向農村,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則革命根據地能夠在中國長期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原因是( )。
A.
中國是一個政治、經濟、文化皆發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B.
良好的群眾基礎和革命形勢的繼續向前發展
C.
相當力量正式紅軍的存在
D.
黨的領導及其正確的政策
參考答案:
A
系統解析:
A 【解析】農村根據地在中國長期存在和發展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和條件,表現在:第一,近代中國是一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極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國。這是農村革命根據地能夠在中國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原因。因此A選項符合題意。第二,紅色政權首先發生和能夠長期存在的地方,往往是在那些受過大革命影響、曾經有過高漲的革命群眾運動的地方,為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奠定了較好的群眾基礎。第三,全國革命形勢的繼續向前發展,是中國紅色政權能夠存在和發展的又一重要客觀條件。因此B選項不符合題意。第四,程當力量正式紅軍的存在,黨的領導及其正確的政策,是紅色政權能夠存在和發展的關鍵性的主觀條件。因此CD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
24
從物質與精神的關系來看,“望梅不能止渴”,原因在于( )。
A.
精神與物質不具有同一性
B.
精神對物質具有相對獨立性
C.
精神不能轉化為物質
D.
觀念的東西不能代替物質的東西
參考答案:
D
系統解析:
D 【解析】意識是物質在人腦中的主觀映象。它雖然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但并不能代替物質本身。所以,本題選D。
25
病人在醫院里做檢查常使用的“CT”技術,其術語是指( )。
A.
腦電圖檢查
B.
計算機斷層掃描
C.
放射斷層攝影
D.
磁共振顯影
參考答案:
B
系統解析:
B 【解析]CT是一種功能齊全的病情探測儀器,它是電子計算機X射線斷層掃描技術的簡稱。故選8。 ,
26
印度一位教授曾對一棵樹算了兩筆不同的賬:一棵正常生長50年的樹,按市場上的木材價格計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從它產生的氧氣、減少大氣污染、涵養水源、可以為鳥類與其他動物提供棲息環境的生態效益看,則值20萬美元。這種算賬方法強調了( )。
A.
事物存在的客觀性
B.
人類認識的主觀性
C.
事物聯系的多樣性
D.
事物運動的規律性
參考答案:
C
系統解析:
C 【解析】這位印度教授看到了樹對大氣、水源、鳥類及其他動物的作用,是強調了事物聯系的多樣性。故選C。
27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主要是使市場( )。
A.
在流通領域中發揮自發的調節作用
B.
自發調節生產,達到生產與需求的平衡
C.
對資源配置起重要作用
D.
在國家的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
參考答案:
D
系統解析:
D 【解析】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主要是使市場在國家的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故選D。
28
能以利率調節國民經濟的稅種是( )。
A.
中央稅
B.
地方稅
C.
中央稅和地方稅
D.
中央與地方共享稅
參考答案:
A
系統解析:
A 【解析】凡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或經其授權進行稅收立法、稅收管理和稅收收益權歸屬于中央政府的稅收,為中央稅,也稱國稅。故選A。
29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公文格式主要是對載體規格尺寸及區域劃分、公文各組成部分的排列順序與編排式樣、文字符號的形體及尺寸等予以規范
B.
簡報雖限定閱讀范圍,但不具有機密性
C.
公文所針對的問題是反復多次適用的,涉及多數人而非少數人的一般普遍性問題
D.
在黨的機關,條例可作為黨內規章的名稱,用于規定某些規則和準則
參考答案:
B
系統解析:
B 【解析】公文格式主要是對載體的規格尺寸、載體區域劃分、公文各組成部分的排列次序與編排式樣、文字符號的形體及尺寸等予以規范,選項A正確。簡報是傳遞某方面信息的簡短的內部小報,有的簡報具有一定的機密性,B是錯誤的。公文所針對的問題有普遍性,公文所針對的問題是反復多次適用的,涉及多數人的而非特定人的一般的普遍性的問題,因此c正確。對于黨的領導機關而言,條例可作為黨內規章的名稱,用于黨的中央組織制定規范黨組織的工作、活動和黨員行為的規章制度,因此選項D正確。故選B。
30
新中國成立后,當時中國社會的性質是( )。
A.
社會主義社會
B.
新民主主義社會
C.
資本主義社會
D.
具有社會主義和非社會主義兩重因素的社會
參考答案:
B
系統解析:
B 【解析】新中國成立前我國的社會性質是半封建半殖民地,l949年新中國成立至1956年年底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我國的社會性質是新民主主義社會。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故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