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5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6 頁:公務實務題 |
第 7 頁:案例分析題 |
第 8 頁:案例分析題 |
第 9 頁:論述題 |
31藥某在一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被法院依法判處罰金并賠償被害人損失,但藥某的財產不足以全部支付罰金和承擔民事賠償,則( )。
A. 刑事責任優先,應當先執行罰金
B. 應當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C. 按比例執行罰金和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D. 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后減免罰金
參考答案:B
解析:《刑法》第三十六條第二款規定,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犯罪分子,同時被判處罰金,其財產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處沒收財產的,應當先承擔對被害人的民事賠償責任。故選B。
32市場供求的自發調節稱為( )。
A. 看不見的手
B. 看得見的手
C. 政府失靈
D. 企業行為
參考答案:A
解析:市場供求的自發調節稱為“看不見的手”,即價值規律自發調節社會資源配置和社會生產運行,價格機制和競爭規律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市場供求變化支配著經濟的增長和衰退。故選A。
33我國的民族自治區與我國的特別行政區的共同點主要表現在( )。
A. 都是我國的地方行政區域并享有自治權
B. 都實行一種特殊的政治制度,享有特殊的政策
C. 都是根據民族分布的復雜性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設置的
D. 都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社會主義道路參考答案:A
解析:民族區域自治區與特別行政區的共同點: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域,都是在中央統一領導下,行使自治權,都沒有外交上的權力。故選A。34張某用槍殺孫某,槍中裝有6發子彈,張某朝孫某開了一槍,未擊中孫某,在本可繼續開槍殺孫某的情況下,張某未繼續開槍。張某的行為是故意殺人罪的( )。
A. 犯罪預備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既遂
參考答案:C
解析: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實施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行為。犯罪中止的特征有以下幾點:①行為人主觀上具有中止犯罪的決意。②行為人客觀上實施了中止犯罪的行為。③犯罪中止必須發生在犯罪過程中,而不能發生在犯罪過程之外。④犯罪中止必須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結果。本案中,張某在槍殺孫某的過程中,在本可以繼續開槍殺死孫某的情況下,主觀決意中止了犯罪行為,有效避免了危害結果,屬于犯罪中止。故選C。
35在市場經濟中,價格的高低決定著生產者之間經濟利益的分配,競爭力強的企業獲得的利潤多,而競爭力弱的企業則獲得的利潤少。這是市場經濟的( )。
A. 利益刺激功能
B. 優勝劣汰功能
C. 自動調節收入分配功能
D. 優化資源配置功能
參考答案:B
解析:由題意可知,這是市場經濟的優勝劣汰功能。故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