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5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6 頁:公務實務題 |
第 7 頁:案例分析題 |
第 8 頁:案例分析題 |
第 9 頁:論述題 |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有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36 20世紀以來我們的民族經歷了哪幾次歷史性巨大變化?( )
A.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
B. 第二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C. 第三次是改革開放,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斗
D. 第四次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實現了中國與世界市場的徹底融合
參考答案:A,B,C
解析:本題要注意題目要求“歷史性巨大變化”。20世紀以來我們的民族經歷的歷史性巨大變化有三次:辛亥革命、新中國建立和改革開放。D項不符合“歷史性巨大變化”要求。故選ABC。
37下列關于GDP指標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 用現行價格計算的GDP可以用來計算經濟增長速度
B. 用不變價格計算的GDP可以用來計算經濟增長速度
C. GDP包含了伴隨經濟增長而來的生態與環境變化的影響
D. 提出“綠色GDP”概念是為了強調在經濟增長過程中要注意對環境的保護
參考答案:B,D
解析:GDP用來計算經濟增長速度的時候要考慮到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一般現行價格與前一年的同期相比都會有一定的通脹或通縮,而不變價格是對現價的修正,相對準確。GDP只是一個經濟學概念,并不直接反映對生態與環境的影響。因此A、C項錯誤。故選BD。
38一般認為,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是指( )。
A. 傳統部門比重過大
B. 現代經濟部門發展不足
C. 城鄉差距十分明顯
D. 存在兩種不同的資源配置制度
參考答案:A,B,C
解析: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是指發展中國家傳統部門(如農業)比重過大、現代化經濟部門發展不足以及城鄉差距十分明顯的一種狀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是發展中國家在由傳統農業經濟向現代化工業經濟的歷史進程中逐漸產生,擴大并最終消失的經濟現象。故選ABC。
39行政協調的主要內容有( )。
A. 協調工作中的人際關系
B. 協調行政機關與外部環境的關系
C. 協調行政機關橫向部門之間的關系
D. 協調上下級行政機關之間的縱向關系
參考答案:A,B,C,D
解析:行政協調是指協調、調整行政系統與其外部環境之間及行政系統內部縱橫向之間的各種關系,使之分工合作、權責清晰、相互配合,有效地實現行政目標,提高整體效能的行為。其內容包括:與外部環境的行政協調,內部縱橫向的行政協調,內外部縱橫向人際關系的行政協調。故選ABCD。
40下列公民中,有從國家獲得物質幫助權利的人是( )。
A. 八十歲的李老漢
B. 生活困難的朱某
C. 身患重病的宋某
D. 喪失勞動能力的郭某
參考答案:A,C,D
解析:物質幫助權是我國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指公民在年老、疾病、殘疾等喪失勞動能力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權利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從而維持基本生活。故選ACD。
41歸檔公文的整理應( )。
A. 保證歸檔公文的齊全、完整
B. 便于保管,便于利用
C. 正確反映公文材料的形成規律和特點
D. 維護公文之間的有機聯系參考答案:A,B,C,D
解析:歸檔要求是針對歸檔案卷提出的質量要求。對歸檔案卷的總體質量要求是:反映公文材料的形成規律和特點,保證公文的齊全、完整,維護公文之間的有機聯系,區別不同價值,便于保管和利用。故選ABCD。42下列各項中,屬于編制管理基本原則的有( )。
A. 層級原則
B. 精簡原則
C. 統一原則
D. 編制立法原則
參考答案:B,C,D
解析:在我國,編制管理的基本原則有精簡原則、統一原則和編制立法原則。層級原則不屬于編制管理的基本原則。故選BCD。
43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動力是( )。
A. 階級斗爭
B. 改革
C. 科技進步
D. 調整經濟
參考答案:B,C,D
解析:改革是推動社會主義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直接動力,B項正確;科技進步和調整經濟,也會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C、D項正確。故選BCD。
44關于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相結合
B.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
C.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D. 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的,按年領取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
參考答案:B,C
解析:《社會保險法》第二十條規定,國家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與原來的農村養老保險最主要的區別就是籌資方式上增加政府補貼。所以,A項錯誤,B項正確。第二十一條規定,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的,按月領取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而非按年領取。C項正確,D項錯誤。故選BC。
45壟斷指在一個產品市場上只有少數買家或少數賣家。一般而言,發生市場壟斷的原因包括( )。
A. 由資源的天然秉性帶來產品的獨特性
B. 創新帶來的壟斷
C. 成本特性產生的壟斷
D. 強制勢力形成的壟斷
參考答案:A,B,C,D
解析:形成壟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第一,獨家廠商控制了生產某種商品的全部資源或基本資源的供給。第二,獨家廠商擁有生產某種商品的專利權。第三,政府的特許,政府給予一家企業排他性地生產某種產品或勞務的權利。第四,自然壟斷,一個生產者比大量生產者更有效率,成本更低。故選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