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報考公務員的利與弊 |
第 2 頁:關于公務員報考的“四大須知” |
第 3 頁:公務員入職后的人際關系處理 |
第 4 頁:公務員入職后的自我提升 |
這段時間,正是一些省份公務員成績發放的時間。在這段等待劃定分數的時間里,不妨看看這篇文章,也許能讓你對于公務員這個職業有個更深刻的了解。
作為在校生的你,是否也有考公務員的打算呢?希望這篇文章讓你在畢業時是否加入這場國考有個更清晰的方向。
公務員是一份一勞永逸的工作?還是一份枯燥無趣的工作?本文從現實出發,為大家細致深入的分析了公務員這份特殊的工作。
考不考公務員主要是要看個人的性格和理想取向,收入因素只能是其中一個參考因素。因為收入的高低主要不是職業的影響,而是與個人的努力和能力特長相關,任何一種職業都有高收入群體和低收入群體。
一、報考公務員的利與弊
公務員群體的收入比較穩定,不會受到外圍經濟環境的影響。初期收入屬于中上水平,中后期收入增長比較穩定,沒有太多的收入風險。就像目前我們所經歷的金融海嘯,不少企業都在裁員降薪以度過經濟危機。而公務員的收入由國家統一保障,所以在金融危機期間,公務員這一職業的抗風險能力是最強的。另外,公務員崗位的福利保障比較全面,社會地位比較高。
但是,客觀而言,凡事有利必有弊。相對于企業而言,公務員考試難度較大,有可能需要較長的備考時間,機會成本較大。同時,由于公務員收入增長的“穩定性”,中后期收入,相對于其他職業而言,比較緩慢,不存在有“爆發性增長”的可能。
同時,公務員的晉升是比較“緩慢”的,有嚴格的晉升年限的制約。同時,按部就班的工作模式也不適合喜歡挑戰自我的大學生。而在企業中,或許某一年,甚至某一次機會把握住了,很可能便是職位和收入的大幅提升。
總體而言,考不考公務員主要是要看個人的性格和理想取向,收入因素只能是其中一個參考因素,而不應該是主要因素。因為收入的高低主要不是職業的影響,而是與個人的努力和能力特長相關,任何一種職業都有高收入群體和低收入群體。
如果性格是比較喜歡“快速成功”的同學,就不建議報考公務員了,因為公務員這個職業講究的是“厚積薄發”。同時奉勸所有有志于考取公務員同學,一定要確定你自己是否喜歡從事公共管理工作,是否有愿意為此而努力的理想。因為相對于企業而言,公務員是不能隨意跳槽的。企業員工跳槽,大致會因為工作經驗而受到新雇主的青睞。但如果是公務員“跳槽”出來,可能之前所有的工作的經驗都會有用不上的感覺。因為“公共管理”和“商業管理”是有很大區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