ü 事件概述
2012年8月19日,一篇網帖稱:“經濟適用房申購名單公布以后,就通知要想買房就必須先交10萬預交款,必須在一周之內交上,否則視為自動放棄。”揭露了河南項城市經濟適用房申購名單存在的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8月20日,中國廣播網對河南項城保障性住房分配問題進行了采訪。
記者在項城市政府官網上下載了經濟適用房申購名單,發現了河南項城市經濟適用房申購名單中存在三大問題。第一個問題為:名單中有許多編號后面有1到5個不等的姓名,從身份證號上看確實存在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1990年后出生的也不少。第二個為題為:名單中的“家庭住址”欄中確實有項城市財政局、工商局、公安局等政府部門家屬院。第三個為題為:項城市的確向申購人提出了預交10萬元預交款的要求,目前已有800戶交了預交款。[1]
事情一經曝光后引起了各部門的重視。經查,這份1256名(戶)的名單中,相當一部分申購人是當地公職人員,其中還有42名未成年人。其中一位最小的李姓男孩兒年齡還不到7歲,資料顯示該男孩為2005年9月出生,項城市水寨辦事處人。這一現象被網友戲稱為“娃娃經適房”。
ü 相關評論
@《“娃娃經適房”:保障房有一丑聞》:每一次丑聞的背后,總會意味著公權的失守。N連號事件中,不僅曝露了公權者的自私,也曝露出個別部門個別機關把關不嚴、制度廢馳,這起“娃娃經適房”事件同樣不會偏離“勾結分肥”的“經典劇情”。[2]
@原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易憲容:當前國內保障性住房分配不公,不僅有沒有出臺制度性規則的問題,更有政府對保障性住房分配參與和干預過多的問題,也有在高房價下保障性住房可以成為住房投機炒作者賺錢工具的問題。[3]
@知名財經評論家葉檀表示:保障性住房口惠而實不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