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加強重點風險領域監管加強和改善金融監管,體現在繼續“堅守系統性和區域性金融風險底線”上。
平臺貸款與房地產相關貸款仍是風險防控需要重點關注的兩大領域。堅持“政策不變、深化整改、審慎退出、重在增信”的基本思路,今年以來,銀監會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組織開展平臺“大戶”檢查和年內到期的平臺貸款風險排查,并根據貸款到期情況、風險狀況和償還能力等,區別對待、分類施策;繼續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嚴格實施差別化房貸政策,加強開發商“名單式”管理,對住房銷售回籠資金實行封閉管理,加強土地儲備貸款管理,嚴格把握土地抵押率。
此外,針對今年后半年出現的一些違規案件,特別是違規銷售理財產品問題,銀監會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強操作風險管理,推動對賬、輪崗、強制休假等銀行基礎工作的落實,嚴處違規行為,強化整改落實,嚴禁銀行從業人員參與非法集資、高利貸等違法金融活動。
在監管機構政策指引與銀行業自身努力的共同推動下,2012年銀行業資產質量總體保持穩定。三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4788億元,比上年末增加506億元;不良貸款率為0.95%,比上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
業內專家認為,未來,房地產和平臺貸款仍是決定商業銀行中長期資產質量走勢的關鍵因素;而控制鋼貿企業、制造企業等特定領域的貸款風險,將成為商業銀行短期風險管理的重中之重。
就進一步強化銀行業風險監管,尚福林要求:“要進一步落實風險防范責任,加強重點領域風險排查,研究地方融資平臺、房地產貸款、信息科技、理財業務、影子銀行等風險監管措施,推動銀行改進績效考評和加快改革轉型,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支持實體經濟繼續穩步增長。”
消費者保護工作不斷強化今年以來,銀監會突出加強消費者保護,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始終以服務實體經濟和金融消費者為己任,提高金融服務效能。
針對部分銀行業金融機構發放貸款時附加不合理條件和收費管理不規范等問題,銀監會今年年初發布了《中國銀監會關于整治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規范經營的通知》,重點對存貸款和服務收費兩大領域存在的問題逐項排查,深入整治。
在銀監會的統一部署下,各級監管部門和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堅持“明確政策規章、推動公開透明、強化監督檢查、嚴格處罰問責”的基本思路,扎實有序推進各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為規范商業銀行服務價格,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商業銀行業務的健康發展,在充分調研、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中國銀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改委還共同起草了《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辦法》規定了商業銀行服務價格明碼標價的具體內容,并要求通過多種渠道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強化了對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的監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