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概述
2012年年初,關于珠三角外貿企業“訂單荒”、“關門”、“利潤降到零”的報道見諸各類媒體。在當前國際經濟形勢下,“訂單小、員工少、現金荒、成本高”成了眾多中小外貿企業面臨的現實問題,大量以加工貿易或出口導向型的傳統中小企業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
然而,不少記者的報道也指出,在部分珠三角外貿企業面臨經營困境的同時,也有一批同類企業在這個寒冬中艷陽一片。例如,廣州一些外貿服裝企業就在內銷上大膽探索,把國外設計師作品買回來,成為打開國內市場的敲門磚。又如廣東瑞洲科技公司總經理郭華忠就對記者坦言,今年許多出口型企業遭遇了寒流,但瑞洲科技憑借技術優勢,出口不降反升,出口量同比增長了3倍。
相關評論
@新華社記者:同樣是轉,不同的行業,選擇卻可能完全不同。部分市場人士認為,我國以鞋、服裝、箱包等日用消費品為主的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中低端產能將選擇向海外轉移;電子消費品類企業則可能向國內中西部地區轉移;同民營大中型企業相比,外資企業轉移動力更大,而前者的轉型欲望可能更加強烈。
@國際商報記者:“訂單荒”、“用工荒”反常疊加的背后,是我國制造業特別是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升級轉型步伐遭遇全球經濟復蘇步伐放緩沖擊的嚴峻現實。
@中國服裝協會專家:升級轉型是必由之路。以廣東南海昭信集團為例,這家企業毅然關閉了旗下4家鞋廠,投身到新能源產業,這家企業的相關負責人說,只有“忍痛割愛”,企業才能尋覓生路。
模擬題
近期,珠三角勞動密集型企業普遍遭遇“訂單荒”,不少企業面臨訂單量減少、訂單波動加劇、短單小單比例持續上升等困難局面,但與此同時,部分同類企業所遭受的沖擊較小,甚至繼續穩步發展。請針對這一現象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解析
珠三角勞動密集型企業普遍面臨“訂單荒”的同時,也有一批同類企業呈現出勃勃生機,我認為這其中主要的緣由在于遭受“訂單荒”沖擊較小的企業及時地進行了轉型升級,呈現出了不同的發展態勢。
珠三角勞動密集型企業普遍面臨“訂單荒”的主要原因在于:歐美市場經濟不景氣,這直接導致了訂單的萎縮;中國制造業本身的低成本優勢逐漸喪失,使大量中低端訂單轉移;沒有及時進行產業的轉型與升級,不能夠游刃有余的應對市場沖擊。
在“訂單荒”的客觀背景下,企業將面臨新一輪洗牌,我認為,勞動密集型企業要繼續謀求發展,就需要在轉型升級中求生存、謀發展,具體而言,應落實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轉變發展思路。在當今國際經濟形勢下,一方面要盡力守住原有市場領地,另一方面也要大膽轉變,應逐步擺脫單純代工制造、產品附加值低的境地,逐步走向產業鏈的合作與服務環節,贏得更多收益。
第二,開拓新興市場。應拓寬視野,努力拓展新興市場,可以瞄準開拓國內市場,可以到內地省份尋求更低的制造成本,還可以面向世界走出去、用投資來替代出口。
第三,走科技創新之路。在勞動力成本上升、匯率變化、國際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只有持續不斷地進行科技創新,才能贏取新的發展機遇。
除此以外,我認為各級政府也應轉變服務方式,構建良好的市場環境,為傳統企業“過冬迎春”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扶持。
總之,“訂單荒”不僅意味著困難,也意味著機遇,對很多傳統企業來說,已經到了不轉變不行的關鍵時期,只有切實求新求變求發展,才能不斷在市場上站穩腳跟,獲得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