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定平
8月10日,十幾位互聯網業界管理者,從業人員和微博名人齊聚央視新址演播廳,對話暢談網絡名人的社會責任。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在座談中提出了網絡名人要承擔更多社會責任、自覺維護國家利益、帶頭遵守道德和法律等“六點”希望,高度準確概括了本次論壇的主旨。
作為網絡世界的“風云人物”,微博“大V”的確理應比普通網民更要講社會責任。電影《蜘蛛俠》中有一句經典臺詞,“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微博“大V”就是這樣一群“力量強、能力大”的特殊網民,他們不但具有較高的社會知名度、廣泛認知度,而且還擁有數以萬計的“粉絲”。他們在微博上發布的每一條信息、評論的每一件事情,都會立即且同時被大量的網民收聽,如果再加上相互間的轉發和傳播,其影響力、覆蓋面更大得驚人。
在微博上曾流行這樣一個比喻:粉絲數量超過100的微博是一本內刊,超過1000的是布告欄,超過1萬的是一本雜志,超過10萬相當于一份都市報,而超過1000萬就成了一家電視臺。而據統計,目前新浪微博、騰訊微博中,10萬以上粉絲(聽眾)的超過1.9萬個,100萬以上的超過3300個,1000萬以上的超過200個。因此,要求每一個微博“大V”應自覺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積極發揮凝聚正能量作用,努力成為法治和道德的倡導者,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當然,要求微博“大V”承擔更多社會責任,并不是說他們就一定得“同腔同調”,不能有批評質疑的聲音,而是指微博“大V”作為特殊網民,必須更加懂得自律、具有更強責任心。比如,微博“大V”在發布微博時,要本著嚴肅認真的態度,遵循誠實守信的原則,堅持客觀理性建設性的精神,傳遞更多積極向上、向善的“好聲音”,以促進國家向一個更好的方向發展,推動每個人去實現自己的“中國夢”。與此同時,應杜絕沒有依據、沒有邊界的質疑,更不可以批評質疑為借口,將微博當成謀取個人私利、謀求個人利益、打擊報復他人、發泄個人情緒的“私器”。
一個人的聲譽大小,并不取決于他的學識有多高、財富有多廣,關鍵看他的社會責任感多大。社會責任感越強,就越會受到他人和社會的尊敬。當前,作為互聯網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應用形式之一,微博正深刻影響和改變著中國。作為微博“大V”,應正確看待自身影響力,自覺承擔更多社會責任,以贏得更多網民的由衷稱贊和尊敬。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