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據慧聰網2013年8月8日報道,蘋果iPhone在中國市場遭遇困擾。Canalys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排名前五的廠商分別是聯想、宇龍、華為、中興通訊和小米。蘋果則被擠出前五。Canalys的分析師表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目前的增長點主要是1000元以下的智能機,而這正是蘋果目前所欠缺的。中國本土手機廠商在過去一年中銷量飆升。宇龍、聯想、華為、中興和小米,已占到全球品牌智能手機市場的20%。報告稱,中國廠商的出貨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08%。
北京商報訊,2013年8月8日,諾基亞正式宣布對合資子公司諾基亞西門子完成收購。幾乎在同一時間里,有知情人士透露,諾基亞正醞釀對新公司進行新一輪的全球裁員,以降低成本,完成業務重組整合。就在收購交易完成之際,業內傳出消息稱,NSN正計劃到2014年底全球裁員8500人,裁員人數占到總人數的17%。其中,部分裁員將通過出售、關閉制造工廠和外包制造運營業務實現,而諾基亞西門子在中國的制造工廠也在關閉范圍內。此輪裁員結束后,諾基亞西門子在全球的員工人數將降至4.2萬人。
近日,有關諾基亞被收購的消息再次傳出。這一次,收購者換成了微軟。自從這個昔日的手機業霸主失勢以來,關于其將被收購的傳言便一直未曾停歇。此前傳出華為公司有意收購諾基亞的消息還一度使諾基亞的股價大幅上漲。此外,三星、聯想、蘋果和Facebook等,也都是傳聞的主角。雖然上述傳聞大多不實,但由此可見,市場上明顯隱含著一種普遍的期許:諾基亞仍具某種潛能,本應表現得更好。或許,僅僅需要一個改變,這個曾經的手機業巨頭就可以再一次騰飛。
手機未來2-3年的發展,將是智能手機的天下。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的最新數據顯示,在2013年一季度,全球出貨的2.1億部智能手機中,Android手機出貨超過1.56億臺,占比74.4%。而諾基亞智能手機銷量僅為600萬臺。當前,智能手機正以70%的速度高速發展。據賽諾、Suppli公司預測計,中國智能手機銷量未來3年,將從現在的4700萬部,增長到8000萬部;而平均價格則從幾年前近4000元,一路下降到2000元左右,而且仍下滑不止。這說明3G智能手機發展已進入成熟收獲期。
[現象分析]
中國手機市場早已進入以智能手機為主的時代,由于相對平民化的價格,多樣化的娛樂和商務功能,和具有年齡、性別區分的個性化手機外形設計,智能手機在中國的普及率日益提高,而僅僅可以滿足打電話發短信等基本要求的功能手機,其市場份額正在快速縮減,僅僅作為老人機和備用手機被人們選擇。當前中國手機市場特別是智能手機市場的手機種類,按操作系統大致可以分為:聯發科芯片功能機,安卓系統手機,蘋果手機,和windows phone手機。
蘋果手機在中國一度形成搶購熱潮,甚至出現過發售日專賣店外搶購者徹夜排隊購買的情況,不可謂不盛極一時,但最近的新聞讓我們知道,蘋果手機雖然具有卓越的性能,但市場份額已經排名在中國市場前五名之后,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在于久居高位的價格,一直抑制著潛在的消費需求。
諾基亞作為曾經如雷貫耳的手機品牌,曾經長達十四年在中國市場占據著銷售霸主的位置,其眾多手機型號也造就了一代代經典街機,然而隨著智能手機的興起,特別是由于開放源代碼而具有極大成本優勢的安卓手機的異軍突起,諾基亞的市場份額不斷萎縮,早已沒有當年的全民崇拜之明星熱度,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長時間堅持塞班系統,和選擇了用戶體驗并不具有競爭優勢的wp系統,諾基亞管理層長期保守的管理因素,和手機制造理念的錯位,也是導致今日諾基亞手機風雨飄搖、岌岌可危的重要原因。
與諾基亞手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采用安卓系統的手機廠商正在輕松堅守著市場擂主的地位。有上述背景資料可知,盡管被蔑稱為窮人才用的手機,眾多品牌的安卓手機卻因銷量的不斷上升而獲利頗豐,究其原因,除了開放性安卓系統極大降低了安卓手機的生產成本,數量龐大的應用軟件,也極大地滿足了消費者的用戶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借力安卓東風的國產手機品牌,這次終于開啟了逆襲之旅,聯想、華為、中興,酷派等民族品牌銷量與年俱增,實施走出去戰略并獲利頗豐。但欣喜之余,我們也要清醒的認識到,由于技術研發投入不足,缺乏自主的核心技術,國產手機雖銷量可觀,卻利潤率很低,很有點“為他人作嫁衣裳”的意思。
[對策]
專家認為,蘋果手機,諾基亞手機,和國產安卓手機的發展現狀,對于中國手機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一是國產手機品牌要苦練內功,實現核心生產技術的突破。國產手機品牌,只有在諸如主板制造、CPU研發等核心制造技術上實現重大突破,并實現手機性能的比較優勢,才能改變處于世界手機產業生產鏈末端的不利現狀,在增強品牌核心競爭力的同時,實現投入產出的合理利潤空間。
二是中國手機產業的發展壯大,要具備價格戰的競爭優勢。蘋果手機市場份額退出前5名,最重要的原因是其一直以來高昂的零售價格,高價格的形成,并非高成本使然,而是從出廠環節至到達消費者手中,眾多批發商和經銷商逐利加價,這對國產手機的啟示在于,要不斷優化手機產供銷的鏈條,加強對手機連鎖經營和手機直營等傳統營銷渠道的控制能力,避免隨意加價行為對潛在消費者的阻擋。同時,要積極發展網絡銷售平臺,利用淘寶網、百度有啊、亞馬遜商城等渠道的優勢,使國產品牌進一步增強價格上的競爭力。
三是手機生產者要及時更新經營理念,匯聚工業制造的專業人才,變關注“手機價值”為“用戶價值”,真正從滿足消費者現有期待,和創造新的消費需求的角度出發,及時跟上消費者的手機更新期待,活化經營思維,避免重蹈諾基亞固守舊有價值、錯失發展機遇的覆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