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橫向思維
(一)基本定義
橫向思維,是指我們思維過程橫向、往寬處發展,這一思維可將問題從多角度、多層次去思考與分析。拓寬自己的思維面,學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橫向思維過程是將問題進行多角度思考,將一個問題分析更為全面,而作為招警,在實際工作中,是需要這一思維方式,這也是綜合分析能力這一測評要素測評的原因和重點。考生在實際思考和分析問題時,能很好地運用這一思維,可有效地將問題闡述更為明白,更為透徹。
(二)訓練方法
招警面試不只是考查考生的知識儲備,還考查考生對時事的關注,以及對問題的思考和分析,能否多角度去分析問題的關鍵和現象的本質。這就要求考生能夠從一個核心點進行多角度思考,考查考生能否全方面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因此,平時在關注時事時就要學會多角度去分析,全面性地分析現象和問題。
例題:近來,“異地高考”話題受到高度關注,各地都相應推出相關政策,包括“北上廣”。對此,你怎么看?
【專家解析】 顯然,很多考生都想到“異地高考”是教育制度的改革,打破了戶籍制度的限制,促進了“教育公平”。但是我們考生可進一步去思考分析,“教育公平”是一個大概念,包括有“教育機會的公平”和“教育過程的公平”。這顯然又是深入的兩個角度,逐步去分析作答。本題明顯偏向的是“過程公平”,但是關注時事的考生,實際作答也可略談當前教育“過程不公平“現象,表現出考生對時事的精準理解和更深的理解,顯得更符合一個招警的要求。
三、縱向思維
(一)基本定義
縱向思維是指我們的過程可以從分析對像的不同層面切入,逐步深入性去思維分析問題與現象,把握事物的發展規律與現象的本質。
這一思維可以幫助考在分析問題更有深入,與橫向思維相互補。具有這種思維,可很好地對事物的見解和現象的分析入木三分,透視本質。把握了這一思維方式,在論述觀點時,可做到重點的論述;分析問題,可深入地得到獨到的觀點。在實際的面試過程中,更顯考生的思維能力與分析能力。
(二) 訓練訪求
縱向思維是將問題和現象進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層層剖析,是遞進式思維,可深層次去把握本質和規律,透視出考查的要點與核心點。這在綜合分析能力測評時,表現更突出。但可惜的是,很多考生在實際表現的是浮于表現,淺嘗輒止,讓考官不能很好知了考生的思維能力與分析能力,不能很好地綜合考量一個考生。因此,考生在平時,就要學會深入地去分析問題,把握現象的本質和事物的發展規律,更加精準理解理論政策的背景。
例題:某農夫養了一只雞,雞每天下一只蛋。農夫想,如果每天多喂1倍的飼料,雞就能多下1倍的蛋。從此以后,農夫就每天多喂給雞一倍的飼料。結果,雞越來越胖,再沒下過一個蛋。這個故事給你什么啟示?
【專家解析】 這是一道寓言故事類題,答案是不限定的,觀點有很多。但在答題時,很多人卻未能表現出很強的分析能力與邏輯思維。真實的分析和作答過程應該是:這個農夫的作為是求得心切,是一種急功近利的行為,不能從實際出發,不知道如此行為是不可能達到目的,是不尊重客觀規律的表現。如果作此分析,答案就一目了然,而且有層次、有深度、有道理。可給出的啟示有三點:一是做事不能急功近利,二是凡事應從實際出發,三是做事做決策應該尊重客觀規律,再結合現實去分析。可謂大為出彩,更吸引考官的關注。
總結:在實際面試備考過程中,需要考生準備的很多,但是認識面試,就得從面試思維開始,真正認識面試,才能真正明白面試是什么、考什么、怎么考,復習才更具有針對性,答題更切中題意與考核要求。除以上三種思維外,面試還要關注和理解其他思維方式,如辯證性思維、發散性思維等。常言道,“有備無患,常備不懈“是成全之策。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