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網友李寧認為,“房產稅改革考慮地區差別”基本吻合十八屆三中全會對財稅體制改革的基本定位。今后的財稅體制改革將圍繞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一、促進社會公平三個基本方面開展,最終實現國家長治久安。
我國的房地產市場有明顯的區域性——北上廣等地的房價很高,但是一些二三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已經出現供過于求的局面。因此,未來房產稅的征收要因地制宜,考慮地區差別,給地方政府比較大的自主權,根據地方的情況做出決定。(11月30日《北京晨報》)
這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向社會透露的房產稅改革信息。“房產稅改革考慮地區差別”基本吻合十八屆三中全會對財稅體制改革的基本定位。今后的財稅體制改革將圍繞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一、促進社會公平三個基本方面開展,最終實現國家長治久安。房產稅改革考慮地區性差別,將有助于實現上述目標中并促進社會公平公正。
在解決收入分配問題方面,房產稅有兩個重要功能,一是解決社會成員個體之間的收入分配差距問題,也就是通過對居民房產(當前情況下可能是對多套房征稅)征收房產稅以實現對居民財產性收入進行調控,縮小社會成員之間因財產性收入不同造成的貧富差距。
二是解決國家和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分配問題。征收房產稅,實際上是對土地資源以及土地資源附著物的課稅,這一課稅性質類似資源稅。在國家土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國家通過房產稅參與對土地資源收益的分配,按照簡化稅制等要求,對于強化政府提供公共服務能力、推進國家治理能力和體系現代化提供財力支撐,這就是房產稅在促進社會公平方面的最重要影響所在。
按照稅收運行規律,房產稅要發揮調節收入分配功能,最重要的是稅制本身的公平公正。如何做到房產稅稅制設計公平公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一個基本問題必須考慮,就是地區發展的差距問題對公平性的影響。對于房產稅,筆者認為在承認地區發展差距的基礎上,按照地區實際建立房產稅稅制,是實現縱向公平的重要保障。
如在房產稅稅率設計方面,由于北上廣等地房價和收入差距比中西部地區房價與收入差距更大,因此宜采用相對更低的稅率,即使這樣從繳納稅額的絕對數來看,北上廣一年繳納的房產稅要大于中西部地區,因為北上廣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價值都在兩百萬以上,有的地段甚至達到四五百萬,按照0.6%(當前試點地區稅率),200萬一套的房子繳納房產稅也達到1.2萬元,同樣面積的房子,中西部地區由于價值低稅負也輕。
當然,有人認為中西部地區收入比北上廣等地低;其實,收入與消費水平是有關聯的,北上廣收入高消費也高。同時,在解決社會公平公正的制度建設方面,目前最要緊的應該是解決同地區、同行業之間的公平公正;至于地區性差距,不是很快就能解決的事情。
人們對房產稅調控房價寄予厚望。雖然房產稅并不是房價“殺手锏”,但對于房價影響還是有的。如果推進房產稅改革考慮到地區性差距,在國家統一立法的前提下,賦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稅率確定權、減免稅權等,這樣就讓地方政府根據地區發展實際運用房產稅有針對性的對房地產進行調控,實現房地產資源的優化配置。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