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國家公務員考試的腳步越來越近了,為了讓考生們在考前有效地抱一些“佛腳”,專家特將一些品質高、內涵深的申論范文給大家借閱,希望其中的言語可以幫助考生在考場上“點睛”。
【范文示例】
完善以房養老政策 為養老事業添磚加瓦
子曰:“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先人以“天經地義”之理道出養老的重大意義。伴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我國的人口老齡化現象日益彰顯,養老問題成為上至政府專門會議,下至百姓飯桌的熱議話題。一些老人空守著房子,卻面臨著無人養老、無錢養老的困難局面。
養老模式需要與時俱進。在我國人口基數龐大、人口老齡化日益嚴峻、社會保障體系還不盡完善的現狀下,“以房養老”不失為一個有利于國家發展,改善民生的舉措。然而,在我國“以房養老”卻一次次遭遇了來自傳統養老觀念、房屋產權、房屋質量等現實方面的考驗。應立足實際,發展壯大“以房養老”這一新模式,妥善解決養老問題。
完善以房養老政策,需推進房屋產權制度改革。不容忽視的是,我國城鎮住宅產權為70年,這就給房屋價值和“以房養老”帶來了挑戰。因為老年人抵押房產獲得的收益,和房屋產權的剩余年限有直接關系。事物是發展變化的,面對著居民財產尤其是房產持有的大量增加,為適應社會生活的新變化,對土地出讓年限、到期后的處理辦法進行系統的立法修改,正當其時。
完善以房養老政策,需提升房屋建筑質量水平。住了大半輩子的樓房“岌岌可危”,將不再具有什么抵押價值,更談不上什么資產收益。過硬的質量和壽命推進養老新模式順利開展的助推器,是避免“以房養老”成為空談的前提和基礎。我國還應放眼國際,參照國外先進經驗在建筑壽命和質量上有實質性突破,保證“以房養老”的順利實施,避免七成為偽命題。
完善以房養老政策,需普及以房養老的新觀念。我國社會歷來都是以“養兒防老”“子承父業”的家庭倫理為主流,“以房養老”的全面鋪開,必然會對家庭親情造成沖擊,讓老人和子女面臨著現實和親情的左右為難。但隨著獨生子女家庭不斷增多,老年人壽命不斷增長,421的家庭結構的普遍存在,子女無法全面負擔老人的晚年之需。“以房養老”的出現恰好能彌補“子女養老”的各種短板。因此要打破傳統觀念的制約,發揮以房養老的獨特優勢。
“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情。”養老這一亙古不變的話題關乎群眾的利益和國家的穩健發展。“以房養老”的新型養老模式順應了社會的發展,但能否發展壯大,不僅要求我們在觀念上的更新,更需要自政府至民眾的行動支持。相信“以房養老”必將發展成熟、完善,為我國的養老事業添磚加瓦,讓老年人過上幸福的晚年!
相關推薦:
考前必看:2014國家公務員考前15天突擊提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