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項
1.申論考試,是對分析駕馭材料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言語表達能力的考試。
2.作答參考時限:閱讀資料40分鐘,作答110分鐘。
3.仔細閱讀給定的材料,然后按申論要求依次作答,答案書寫在指定的位置。
二、資料
1.今年以來影響較大的食品安全案例:
蘇丹紅:3月4日,北京有關方面檢測出亨氏中國某批號的辣椒醬中含有致癌物質“蘇丹紅一號”。此后,國家質檢總局和工商總局緊急布置檢查工作,并在全國范圍內追查“蘇丹紅一號”的源頭,肯德基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受沖擊。
超碘奶:5月25日,浙江省工商局公布了近期該省市場兒童食品質量抽檢報告,“雀巢”金裝版成長3+奶粉被列入碘超標食品目錄,北京等地又相繼發現碘超標奶粉,很多地方責令企業收回超碘產品。
變質奶:6月7日,鄭州光明山盟乳業有限公司將“變質光明牛奶返廠加工再銷售”的做法被河南電視臺曝光。6月10日,《都市快報》報道稱杭州出現光明“早產奶”;6月13日,《中國經營報》報道稱上海市出現光明“早產奶”,光明牛奶陷入困境。
孔雀石綠:7月,用于水產品養殖,可導致人體致癌、致畸、致突變的化學制劑——孔雀石綠在國內市場被發現。農業部下發了《關于組織查處孔雀石綠等禁用獸藥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獸醫和漁業行政主管部門開展專項整治行動。
2.2005年9月27日《生活日報》報道,省衛生監督所日前對省城部分超市、商場經營的蜜餞類產品進行抽檢,20份抽檢產品中5份不合格,有的甜蜜素含量嚴重超標,有的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
據介紹,此次抽檢蜜餞類食品共從濟南市場抽檢20份樣品,經有關部門檢驗,合格產品15份,合格率75%。5份不合格產品中,廣東佳寶集團生產的佳寶楊梅(生產日期或批號20050502G)甜蜜素含量為國家標準最高允許限值的19.7倍,天津東隆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東隆甘草杏(生產日期20050526)、福建莆田興華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百味林紅心玉薯(生產日期20050619)等4種產品二氧化硫殘留量超過國家標準要求。
省衛生廳衛生監督所已責令相關商場超市立即停止銷售上述不符合衛生要求的食品,對于現存產品作封存、銷毀處理。同時對生產經營不符合衛生要求的食品的相關責任單位按照《食品衛生法》進行處罰。
3.9月30日《四川日報》報道,昨(29)日下午,副省長楊志文率省和成都市食品監管、衛生、工商、質監等部門負責人,深入成都市青石橋農貿市場,家樂福超市雙橋店、玉麒麟酒店,檢查食品安全情況,檢查結果表明節前食品安全喜中有憂。
據了解,此次檢查以確保國慶期間人民群眾食品安全為目的,針對節前食品市場交易活躍狀況,以老百姓關注的糧、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產品等7大類為重點進行。
在青石橋農貿市場一肉類私營店,楊志文隨手抽取一包由成都西航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真空牛肉,袋里竟有一只飛蛾,他生氣地說:“這是對百姓極不負責任的行為,一定要嚴加查處。”記者看到,這個攤點上擺放的大多數肉制品的真空包裝袋已漏出氣泡,而且沒有生產日期和食品生產許可證。
來到家樂福超市雙橋店,楊志文一行仔細檢查了真空包裝食品。看到這里的真空包裝食品符合各項安全指標,生肉品均有動物產品運載工具消毒證明、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楊志文稱贊道:“這里的食品安全很到位,老百姓來這里買東西放心,黨和政府也就放心了。”
對檢查中發現的無生產廠家和質量認證的產品,已現場移交質監部門按法定程序處理。
4.據新華社濟南4月27日電(記者雷敏)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鄭筱萸27日表示,在影響我國食品安全諸因素中,微生物污染仍高居首位。
鄭筱萸在“全國食品安全綜合監管會”上說,我國1990年至1999年10年間食物中毒發生情況的統計表明,微生物食物中毒居各類食物中毒病源的首位,占食物中毒規模的40%。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世界每年數以億計的食源性疾病患者中,70%是由于各種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和飲用水引起的。
5.在食品安全問題中,首要問題是生物污染。由于生態環境的破壞、食品生產模式及飲食方式發生改變、食品流通日益廣泛、發展中國家對肉禽需求量不斷增加、新的致病微生物不斷出現,食品、尤其是動物性食品被生物污染的可能性越來越大。被污染的食品不僅營養價值降低,更容易引起食源性疾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
無論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都面臨食源性疾病的嚴峻挑戰,人人都面臨食源性疾病的危險。
美國每年有7600萬食源性疾病患者,占美國人口的1/3;由生物因素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發次數,占總發生次數的83%。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報告,發達國家死于食物中毒的兒童中,70%是由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所致。
食源性疾病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由食品中生物或化學因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另一類是由食品中生物因素引起的感染性腹瀉。目前已知有200多種疾病可以通過食物傳播。已報道的食源性疾病致病因子有250種之多,其中大部分為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其他為毒素、金屬污染物、農藥等有毒化學物質。
(1)腸道致病菌。約10種左右的腸道致病菌,是食源性疾病中最常見的生物致病因素。感染后可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和多種感染性腹瀉。
(2)通過食品傳播的病毒。主要有諾若病毒、甲肝病毒和戊肝病毒等。感染后可引起病毒性腹瀉、甲肝、戊肝等疾病。目前病毒性腹瀉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僅次于細菌性腹瀉。
(3)寄生蟲。主要是華支睪吸蟲,感染后可引起肝吸蟲病。還有阿米巴原蟲,感染后可引起阿米巴痢疾。
所有由細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都不具有傳染性,因此有毒食品一旦去除,就不會出現新的病人。但是因為吃了被細菌污染的食物而染上傷寒和副傷寒,細菌性痢疾、霍亂、病毒及寄生蟲性腸道傳染病的患者,卻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可以引發第二代、第三代病人。這也是食品安全方面的一個控制難點。
6.食品安全保障是奧運會籌備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據市食品安全辦有關負責人今天披露,食品辦將制定并實施“奧運食品安全行動計劃”和奧運會食品安全保障方案,確保奧運食品供應安全。
該計劃包括,經過3年的努力,使37類重點食品總體監測合格率在本市穩定在95%以上。全市食用農產品基地全部實現標準化生產,基地生產的食用農產品基本達到無公害標準,獲各類國際食品安全質量認證的食用農產品生產企業達150家以上。單班屠宰量在1500頭以下的生豬屠宰企業全部退出市場,只保留10家左右達到國際先進標準的大型現代化屠宰企業。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的硬件設施和管理全部達到標準化、規范化要求。建成滿足首都食品安全管理需要的不合格食品無害化處理設施和相關制度。”
建立奧運會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則包括:重點食品的采購、包裝、儲運、配送環節實現標準化;開展無抗畜禽養殖、屠宰及相關肉制品的研發;加強相關檢測技術的研發和應用。”
據介紹,今年全市將推行生產記錄制度,啟動農產品質量標識管理和質量安全追溯制度,推行蔬菜批發商登記備案制度,確保各類產品的可追溯性。同時制訂《北京市建筑工地食品安全管理辦法》,強化建筑工地食品安全管理的主體、管理和監管責任,維護首都和奧運工程形象。
7.記者從正在此間舉行的國家“十五”重大科技成就展上獲悉,“十五”期間,隨著“食品安全關鍵技術”重大科技專項的實施,我國已初步建立起了食品安全網絡監控和預警系統。
“十五”期間,我國建成了第一個覆蓋13個省市的食品污染物監測網絡,對我國公民膳食結構進行全面科學的分析;“進出口食品安全監測與預警系統”進一步完善,該系統覆蓋廣東、福建等20個省份的檢疫系統,為我國對國際進出口食品進行科學分析和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我國還研制出了第一個針對大型超市的食品安全監控與應急管理信息系統,保障城鎮居民食品安全。
一批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規范研究取得重大進展。“食品安全關鍵技術”專項研究制定的200項標準(草案)中,目前已完成制定申報工作的有122項,其中包括食品包裝衛生規范6項、農藥殘留檢測標準(草案)34項。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在國際上首次牽頭參與制定果樹中黃曲霉毒素檢測標準1項,改變了過去我國只能遵守國際游戲規則的歷史。
8.時下,正值瓜果上市的旺季,細心的消費者發現,某些水果、蔬菜個頭越來越大,口感卻大不如前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記者通過對個別獼猴桃主產區的調查,終于揭開了獼猴桃膨大的奧秘。
原來,少數果農為了迎合市場,在種植獼猴桃時,使用了一種名叫“膨大劑”的農藥。這種高科技產品猶如一把雙刃劍,在提高獼猴桃產量的同時,使得果品口味發生變化,如果這個趨勢進一步蔓延的話,有可能對整個產業帶來十分不利的影響。
專家指出,優質標準的獼猴桃一般單果重量只有80至120克,而使用膨大劑后的獼猴桃“個頭兒”增大,單果重量可達到150克以上,有的甚至可以達到250克。除了看個頭大小外,還有一種很簡單的區分辦法:未用膨大劑的優質獼猴桃果形規則,多為長橢圓形,呈上大下小狀,果臍小而圓,向內收縮,果皮呈黃褐色且著色均勻,果毛細而不易脫落;而使用了膨大劑的獼猴桃果實不甚規則,果臍長而肥厚,向外突出,果皮發綠,有“陰陽臉”現象,果毛粗硬且易脫落。
另外,未使用膨大劑的果子切開后果芯翠綠,酸甜可口;而使用了膨大劑的果子切開后果芯粗,果肉熟后發黃,味變淡。
膨大劑俗稱“大果靈”,也叫“膨大素”,英文簡稱CPPU(N2猜泉4策拎せ本睳′脖交),屬苯脲類物質,其衍生物是類似細胞分裂素的物質。它應用于果實后能顯著促進果實的膨大,但由于果實畸形膨大會使果實品質有所降低。膨大素本身并不促進增加營養物質的生產,它只是改變了樹體營養物質的分配方向和比例,將本來應分配于生長根系和貯藏于樹體的營養大量用于果實,造成樹體營養物質分配的嚴重失調。根系因缺乏營養,生長緩慢,甚至停止生長。樹體因從土壤中吸收的養分大大減少,貯藏營養不足,造成花芽形成不良,甚至越冬后發生死樹現象。
9.近日,40歲的劉先生發燒、乏力、關節疼痛,經治療效果不佳。到河南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做檢查,確診為急性期布魯氏菌病(簡稱布病)。詢問患病的原因,劉先生曾食用過未炒熟的羊肉。
鄭州市疾控中心地病科科長魏建立說,布魯氏菌病是由布魯氏菌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羊、牛、豬是人類布病的主要傳染源。人體傳染布魯氏菌可以通過體表皮膚黏膜、消化道、呼吸道侵入。人的感染途徑與職業、飲食、生活習慣有關。其癥狀主要有發熱、多汗、疼痛(主要是大關節、肌肉最為明顯)、乏力等。
布病多見于農村,養牛、羊的人易患此病,近年來出現了因飲食不當而罹患此病的情況。所以,魏科長提醒人們,不要生吃牛、羊肉,吃涮鍋時,一定要煮熟,吃爆炒牛羊肉時,也要炒熟才能吃。
10.2005年9月24日,正值北京食品安全月。中國食品安全會也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全國各食品行業的專家,學者將云集北京,共同商討曾長期困擾我國食品行業發展的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