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試卷參考答案:
1.答案提示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就是天大的事。然而從阜陽奶粉、金華火腿到蘇丹紅、雀巢奶粉、孔雀石綠,一次次的食品安全危機檢驗著食品監管部門的能力,也拷問著食品生產企業的公信力。因此,確保老百姓生命安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體系迫在眉睫。
2.答案提示
必須大力提高食品工業水平,調整和優化產品結構,鼓勵和扶持名優產品生產。
從源頭上防止農產品污染,推進“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建立統一規范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不使用禁用農藥,不隨意添加保鮮劑、增白劑等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
要大力加強食品安全信用體系等制度建設,建立食品安全的長效機制。加快修訂食品衛生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改變法制建設落后于市場發展的狀況。
提高政府、企業和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宣傳辨別產品質量真假的方法,提高人們的識別能力,發動廣大人民積極參與監督、揭發、舉報。
3.答案提示
對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的思考和建議
近幾年,我國政府和社會各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針對性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我國食品安全衛生的嚴峻形勢得到了初步緩解。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食品安全水平仍然處在較低的水準。我國的食品生產和供給中還存在著食品制成品的合格率不高,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患沒有得到控制,一些中小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工藝和設備落后、技術水平較低,檢驗手段不齊,法律意識不強,執行食品安全相關法規、條例、標準的自覺性和力度不夠,食品安全監督執法隊伍力量與所擔負的工作量相比還很不足,執法水平還需提高等問題。如何保障我國的食安全成為全民共同關注的主要問題。
一、保障我國食品安全的總體思路
要切實提高全社會對食品安全的認識,盡快完善我國有關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及其實施辦法,完善與國際接軌的食品標準;通過提升企業的技術裝備、改進工藝操作和檢驗手段,加強食品原料、制造加工、儲運和流通過程的食品安全控制(從原料生產到餐桌的全過程控制);加強市場和海關的監管;加強有關食品安全的科技研究和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系統;加強食品從業人員的職業素質和道德準則,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放心食品。
二、保障我國食品安全應達到的目標
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國食品安全法規、條例、標準和管理辦法,尤其是要建立明確和統一的農產品國家規范和標準,使對直接進入消費領域和作為食品加工原料的農產品進行監督與管理時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建立有效的食品原料加工制造、儲運和流通全過程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體系。
逐步形成符合我國國情的飼料、農產品和食品添加物生產許可制度和市場準入制度。包括不合格產品和不安全食品的返回制度。
加大對食品企業技術改造的力度,加強技術創新和國外技術的引進工作,進一步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和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度。
通過采用先進的檢驗手段和儀器,提高我國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和食品安全研究水平,逐步接近國際先進國家的水平。
逐步建立我國食品安全信息系統,包括適應我國現狀的食品安全事件可追溯制度。
三、保障我國食品安全的措施建議
提高對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認識,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責任感。全力提高全社會對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認識,把食品安全問題作為保障人民健康、增強人民體質、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證社會穩定的大事來抓。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認真做好食品安全相關工作,并要總結以往食品安全工作的經驗和不足,加強各地區、各部門的協調工作。
抓好農產品源頭的監督和管理。將食品安全的監督和管理延伸到對農業生產過程和農產品初加工的監管上,通過明確的農產品標準,規范對上市農產品的檢驗和執法力度,杜絕不安全的農產品流入市場和用于食品加工,嚴厲打擊在飼料中和在農作物生長過程中違規使用化肥、農藥和違法使用、添加禁止使用的化學品的行為。大力提倡發展有機農產品和綠色農產品。
加強對食品生產過程的控制。建立、完善并嚴格執行食品生產規程,將其貫徹到從原料進入、加工制造直至產成品出廠的全過程中,保證產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強化對食品的質量控制。根據企業生產技術水平和加強食品安全的需要,組織力量對現有食品標準進行進一步的清理、修訂和補充。力求在涉及食品安全的指標上盡快與國際水平接軌。制定政策鼓勵企業對產品檢驗增加投入,更新檢驗手段。
建立食品企業的示范工程。逐步實行“從農場到餐桌”的綜合管理。當前應選擇食品行業中影響食品安全較突出的產品,建立一套從原料到消費者食用均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體系。在不同的地區不同根據特點建立不同的食品安全示范工程。
提高食品安全領域的科技水平。在全面提高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科技水平的同時,加強對涉及食品安全的共性和普遍性問題的研究;要加強與國際發達國家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合作研究,提高快速、準確鑒定食品中危害因子的技術和能力;進一步研究病原微生物的抗性、病原的控制等預防技術和食品的現代加工、貯藏技術等。
建立食品安全信息與監測體系。建立統一的全國性食品安全信息與監測體系,使之能系統而全面地收集、整理食品安全方面的各種信息資料。這些信息資料是向社會公開的,使全社會都能及時、方便地獲取各種有關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資料。同時作為對外交流的窗口,用網絡或其他形式與世界各國從事食品安全工作的同行建立廣泛而密切的聯系。
加強食品市場的監督管理。必須加強食品市場監管,嚴格監督執法,加大對涉及食品安全事件的企業和責任人的懲罰打擊力度。健全市場管理和食品生產許可證、產成品市場準入制度管理。借鑒國外相關制度,盡快形成適合我國國情的不安全食品的強制返回制度并付諸實施。為提高對市場的監管力度,應在社區廣泛提倡建立規范化的超市,降低個體攤點的數量,保證和方便群眾購買放心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