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注意事項、給定資料及作答要求 |
第 3 頁:參考答案 |
4.B市地處華北地震帶北翼,受河北、山西地震帶“靜中總動”危險的包圍。20世紀以來,B市周邊共發生7級以上地震3次,人民生命財產蒙受重大損失。21世紀,地震仍將是B市主要自然災害之一。
B市地處我國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向中溫帶半干旱氣候過渡區,極易發生較重的旱、澇、風、雪、霧、雷等氣候災害。B市屬東亞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春季節,西伯利亞冷空氣通過古北口、南口等山區峽谷長驅直入,侵擾B市,往往造成嚴重的沙塵暴天氣,已成為威脅B市生態環境的致災因子。
近些年,居民燃氣用戶燃氣爆燃致死致傷、工廠生產裝置爆炸起火事故時有發生。1997年連續發生的首鋼精苯車間3個苯罐起火、東方化工廠油品罐區特大爆炸、B市化工廠油車爆燃三起嚴重事故,曾轟動一時,其慘痛教訓,足以為戒。隨著B市城市建設的發展和對環境治理力度的加大,燃氣以及燃油的使用將更加廣泛,其潛在威脅足以引起我們高度重視。2005年1月12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了《B市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修編突出了一系列重點內容,其中專家所多年呼吁的防災減災綜合規劃已成為其中重要子課題。規劃中將城市綜合防災減災單列一章,明確提出“B市是國家重點設防城市。必須按照‘平戰結合、平災結合、以防為主,準確預報,快速反應,措施有效’的原則,在完善單一災種防抗系統的基礎上,加快建立和健全現代化城市綜合防災減災體系,提高城市整體防災抗毀和救助能力。”
新規劃提出,控制中心城特別是中心地區的人口與建筑密度,城市建設應避開地震活斷層、地質災害高易發區和蓄滯洪區,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輕災害毀傷后果。加強對危險品源科研、生產、儲存、運輸和使用的管理。在治理現有危險源的同時,避免產生新的安全隱患。對于現狀無法滿足安全規范要求以及具有重大安全隱患的危險源,根據規劃實施調整并盡快排除。重要目標應相對分散布局,充分考慮和滿足人防要求。市政公用設施要分散布置,地上與地下結合,環狀連通,多路輸送,增加抗災應變能力,兼顧人防要求。加強流行性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完善醫療急救網絡,為市民提供方便、及時和高質量的疾病預防、醫療、救治服務,提高應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結合城市公園、綠地、廣場、運動場建設城市災害避難場所,確保場所面積充足和疏散通道暢通,充分利用地下空間防災避險。建立和完善城市綜合防災減災的立體交通網絡和緊急疏散交通網絡,確保救災道路暢通。
中國第一個應急避難場所在B市某遺址公園建成。場所劃分為7處,擁有39個疏散區最多可容納253300人,覆蓋周邊4個街道辦事處轄區居民。B市某公園動工興建5處應急直升機坪,這是B市中心城區面積最大的應急直升機坪。一旦地震、爆炸、特大火災等對B市安全形成嚴重威脅,救援直升機可直接降落進行救護。目前B市建成和在建“應急避難場所”19處,總面積達282萬平方米,可容納140萬人。
5.2010年8月13日下午3時,一場歷史上罕見的山洪泥石流災害重創龍池景區,沿龍溪河18公里內,有50多條山溝同時暴發泥石流。同一天,同處龍門山斷裂帶上的綿竹市清平鄉等地,也遭遇特大山洪泥石流襲擊。殘酷的歷史似乎在原地重復,都江堰市龍池鎮、汶川縣映秀鎮、綿竹市清平鄉———曾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震痛世人的地方,又一次被災難無情地蹂躪。
但這一次,災難并沒有如愿肆虐。龍池,沒有接到直接因地質災害造成人員死亡的報告;清平,5400多名群眾成功轉移避險;映秀,8000多名群眾成功轉移避險……而全省受災區域,更是在第一時間安全轉移群眾約40萬人。
相較兩年前經歷的汶川特大地震災害,此次應急救援可謂是一次成功的檢閱。
四川,本來就是一個地質災害嚴重多發地區。而一場汶川大地震,所附加的地質災害隱患更將持續10年之久。歷經巨大震殤,四川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相關發文和批示不計其數,促成了一整套應急避險和救災的工作機制和體制的建立。
自汶川地震發生后兩年來,專家們一直在緊密跟蹤地震災區地質災害發育情況。早在2010年汛期來臨前,從4月中旬開始,各地就全面啟動了地質災害隱患集中拉網式排查。汛期來臨后,各地繼續深入開展排查,所有排查發現的隱患全部被及時納入監測防控中。
2010年8月10日,就在新一輪暴雨來臨前兩天,針對甘肅Z縣泥石流災害,省委、省政府召開緊急電視電話會議,緊急部署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24小時檢測,全面預警,不斷地升級。8月12日16時,成都市國土資源局聯合市氣象局及時向全市發布強降雨氣象預報。17時,都江堰市國土資源局根據都江堰市氣象臺預報信息,發布了地質災害四級氣象預警;都江堰市國土資源局向各鄉鎮電話傳真聯系,受災害威脅群眾開始轉移。13日15時,成都市國土資源局聯合市氣象局再次發布地質災害四級氣象預警,16時泥石流災害發生。僅成都,雖然發生災害的是都江堰,但實際上整個龍門山脈全部都已進入預警避難范圍,雖然那里最后可能沒有發生災害,但人民的生命財產卻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
地質災害具有隱蔽性和突發性,當災難突然降臨,怎樣才能為群眾爭取到更多的轉移時間?
汶川特大地震以后,四川省逐步建立健全了地質災害聯防預警機制。橫向,是國土、氣象、水利等部門加強合作預警;縱向,則是完善省、市、縣、鄉、村、社6級監測體系,以農村村社、城鎮社區、基層單位和施工工地為單位組織群眾參與防災。
為了讓瞬間即發的突發地質災害的預警信息直達千家萬戶,各地逐步摸索出一套“土洋結合”的預警預報系統!把蟆,就是運用先進科技手段,建立手機短信氣象預警系統,由防汛責任人提前組織群眾轉移。“土”,就是運用傳統的敲銅鑼、高音喇叭喊話等報警方法,及時通知群眾轉移。
在都江堰市龍池鎮和虹口鄉,政府提前數天通過媒體發布限制游客和車輛進入的信息,使大量游客避免了傷亡。“要不是提前預警和及時轉移,不知道要傷亡多少人!焙缈卩l群眾說。
災后第一時間啟動的各級保障,是此次及時救援、將人員傷亡降到最低的有力保證。13日下午5點,龍池特大山洪泥石流發生不到兩個小時,由20臺發電車、20輛疏散群眾的公交車、15支醫療小分隊、50多臺消防車、幾輛裝滿食物的大卡車組成的應急車隊,一邊排險一邊向災區挺進。受災地區各醫院啟動預案,及時派出醫護人員,為受傷群眾進行治療,對災區進行防疫消毒,嚴防后續疫情發生。為防止二次受災,數十名地質專家組成的隱患排查小組在第一時間趕到,對可能發生災情的隱患點逐一進行排查。
有官員說:“地質災害防不勝防,但是我們還是要防上加防!边@話很好,怎么防?四川的經驗給了我們很多啟示。
三、作答要求
(一)請依據給定資料,簡要回答以下兩題。(20分)
1.Z縣泥石流災害暴露出了Z縣在防災減災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請根據“給定資料1”分別進行概括。(10分)
要求:準確、全面。不超過200字。
2.“給定資料2”中提到城市規劃方面的專家稱“它是一個‘百年大計’”。請結合給定資料,對“百年大計”的實質進行分析。(10分)
要求:觀點明確,分析恰當。不超過150字。
(二)參考給定資料,針對“給定資料3”中X市在颶風災難中暴露出的問題,從政府角度,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具體方案。(20分)
要求:
1.準確全面,可操作性強;
2.條理清晰,表達簡明。不超過300字。
(三)假設你是四川省某縣政府工作人員,該地區存在極大的地質災害隱患,請你借鑒相關成功經驗,草擬一份防災減災工作方案。(20分)
要求:
1.對工作方案的要點進行提綱挈領地陳述;
2.條理清晰,有針對性;
3.無格式要求。不超過400字。
(四)參考給定資料,以“警惕”為題目,結合具體事例,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選角度,并根據自己選定的角度擬一個副標題;
2.中心明確,內容充實,結構完整,語言流暢;
3.總字數800—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