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給定資料 |
第 5 頁:作答要求 |
第 6 頁:參考答案 |
2.“對于這次所犯的錯誤,我愿意接受組織上的任何處分!”日前,某縣4名在上班期間玩游戲的公務員通過當地的電視臺,向全縣人民做了深刻檢討。公務員上班不務正業,而是打游戲和炒股,這樣的例子不時見諸媒體,這表明,這種現象不是個別現象,而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社會現象。其病根就是一些地方公務員“一杯水,一張報,一坐一聊一大天”,整日無所事事。試想一下,公務員如果無事可做,或者可做的事情很少,當然就要“無事生非”。這也暴露了一些政府部門的通病:強調自己崗位和工作的重要,利用各種理由要編制,設崗位,或者為了保留待遇和地位,極力把一些臨時機構或議事機構改為常設機構,結果卻沒有什么事情可做。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副校長顧也力建議,“公務員最好放半年的假”。為表明自己不是發牢騷,顧委員表示,“我真的是認真的”。改革開放以來,行政管理領域的改革,一直沒有跳出“精簡—膨脹—再精簡—再膨脹”的怪圈。時下,“三分之一干,三分之一看,三分之一亂搗蛋”依然在許多地方盛行不衰。顧委員說公務員“放半年的假”,言外之意是不要讓那么多公務員上班,用不著那么多人“磨洋工”。
與其說公務員是在工作中忙里偷閑娛樂,還不如說是在娛樂中“閑里偷忙”去工作。于是,娛樂成了公務員的“主業”,而工作則成了他們的“副業”。試想,如果公務員配置真正能夠做到“一個蘿卜一個坑”,都能夠在上班時間“為人民服務”,他們又哪有閑暇玩呢?要求這4名公務員就上班時間玩游戲,上電視檢討這樣的處罰是必須的,但如果不在精簡機構上動腦筋,即使公務員上班時間不娛樂了,但誰又能保證他們的心思全部用在工作上呢?
3.從“裸聊門”到“艷照門”,從“調情門”到“開房門”……2011年6月以來,論壇、微博等網絡載體連續曝光基層官員“性丑聞”事件,引發輿論嘩然。官員天生就是貌賽潘安的“多情種子”?非也。情婦們之所以“投懷送抱”,看中的是官員手中的權力。可以說,“八小時之內”的權力才是赤裸裸的催情春藥。正因“八小時之內”的權力可以為所欲為,“八小時之外”的那些非分要求與奢侈消費,才能輕易得到滿足。從某種意義上講,官員“八小時之外”私生活糜爛只是“標”,而“八小時之內”的濫權才是“本”,僅從強化“八小時之外”監督發力,顯然有舍本逐末之嫌。要管住官員“八小時之外”,最根本一條就是官員權力應受到有效制衡:誰也不能一錘定音,誰也難以一手遮天。
公務員不務正業,尤其是上班時間不務正業,分為幾種情況:有些人是不想干事,只想混日子,反正飯碗是“鐵”的,旱澇保收,這部分人應該說是對“公仆”角色理解有誤;有些人是礙于能力原因,干不好公務員這份工作,比如說那些對專業技術要求比較高的職位,要求公務員本身具有過硬的專業技能,但某些公務員“占其位”,卻不能“謀其職”;還有一些人是因為沒有制度的約束,不認真干事,根本不把服務群眾當回事。在這背后,凸顯的是沒有一個退出機制對其公職行為進行制約。據人事部統計,公務員年辭退率僅約0.05%,這在全國近500萬公務員中實在是微不足道的。缺乏正常的退出機制,使得辭職、辭退、開除等本應是常態的退出行為,現在卻變成一種極少使用的特殊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