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材料 |
第 3 頁:參考答案 |
【參考答案】
“政府一出手,價格往上走”這種采購怪狀指的是政府采購的產品價格普遍高于市場價。價格虛高、采購混亂。(3分)
由于政府采購信息不透明、不公開,缺乏有效監督、預算制度不科學等原因,部分政府官員采取假招標、制訂高于市場價的“采購指導價格”等手段故意抬高采購價,以權謀私,使政府機關滋生腐敗,公信力下降,“陽光采購”形同虛設。[4分]
政府采購,是行政行為的窗口,關系著政府的形象。因此,應采取民主決策、鼓勵社會監督、重新設計招投標和公告環節、制定科學專業的財政預算等措施規范政府采購機制,遏制價格虛高,真正做到“陽光采購”。[4分]
二、假定你是某省采購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請認真閱讀“給定資料2、3”。結合我國實際。概括從中可以獲得的啟示。[10分]
要求:全面、準確、簡明。不超過250字。
【參考答案】
啟示如下:一是建立完善的政府采購法律法規體系,以法律形式規定政府采購的范圍、方式、程序、政策和監督管理等事項。[1分]二是健全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約束機制等制度,制定嚴密的采購程序,強化財政預算和支付手段。[1分]三是逐步健全監督機制,轉變投訴觀念,加強供應商監督力量。[2分]四是建立統一的電子化政府采購系統,運用電子信息手段,提高采購效率、增強透明度。[1分]五是擴大政府采購的范圍和規模,加強部門闖的協調配合。[2分]六是加強采購隊伍建設,實行資格管理,提高自身廉政建設。[2分]
三、N市首推的政府采購協議供貨產品“網上競價”新模式取得了不錯的成效,請根據“給定資料4”。為政府采購網站寫一則宣傳短文,向供應商介紹該模式,以期吸引更多企業參與政府采購。[20分)。
要求:’
(1)內容具體,符合實際;
(2)語言凝練,用語恰當:
(3)不超過550字。
【參考答案】
“網上競價”模式促政府采購更透明
政府采購,是關乎政府形象的一項“陽光工程”。政府運行需要花錢,而且花的是納稅人的錢,作為為人民服務的政府應對此精打細算,少花錢多辦事。為杜絕采購過程中的“暗箱操作”,防止出現“豪價采購”、“天價采購”,我省將積極推行政府采購方式改革,全面開展協議供貨產品“網上競價”模式。[3分]
“網上競價”模式,即通過網絡信息技術建立網上競價平臺,使供、需、管三方實現“背對背”的線上對接,并采取“一網通”,省時、省力,效率高。其中,供應商可在網上“面對面”公平競爭,供、需兩方的名稱、聯系方式等信息均處于密閉狀態,經過競價,“物廉價美”者最終勝出。[2分]該模式采購方式主要有單品牌反拍、多品牌比價和多部門團購三種形式。[1分]
同時,系統還具有手機報價、短信提醒、批量采購等功能,交易方便、快捷。[1分]另外,系統還通過政府采購過程數據庫、網上電子監察系統、協議供貨商網上競價誠信評價體系對采購行為進行全程跟蹤監控,確保采購過程公平、公正。[1分]
“網上競價”模式,有效解決了部分供貨商品價格偏高、采購時間過長、操作執行不夠規范、容易產生腐敗交易等問題,達到了預防腐敗交易,提高采購效率的效果。[3分]
在此,希望更多供應商朋友積極參與,并留下寶貴意見,以期該模擬可以不斷改進。[2分]
省政府采購中心
××年××月××日
四、假如你是B市政府部門工作人員。請結合“給定資料5、6”,擬寫一份《關于B市大力支持中小企業參與政府采購的通知》的內容要點。(20分)
要求:條理清晰,語言流暢,不超過400字。
【參考答案】
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為充分發揮政府采購在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方面的作用,深入貫徹執行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出臺的《政府采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暫行辦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
如下:[4分]
第一,政府采購30%面向中小企業,,本市明確界定中小企業受扶持的范圍為:預算金額在300萬元以下的政府采購,應向小微企業采購;超過300萬元的政府采購,同等條件下優先從小微企業采購。[2分]
第二,面向中小企業采購采取優惠政策。對于非專門面向中小企業的項目,可以6%-10%扣除后的價格參與評審,具體扣除比例由采購人或者采購代理機構確定。[2分]
第三,鼓勵大中型企業和其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與小型、微型企業組成聯合體,共同參加非專門面向中小企業的政府采購活動。[2分]
第四,本市設立B市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并針對參與創新融資的非工信類中小企業給予2%的貼息支持。[2分]
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到政府采購對于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切實落實有關通知事項。[2分]五、“給定資料2”畫線部分提到“‘陽光采購’淪為“陽光下的腐敗”。請參考“給定資料”,結合自己的思考和認識。圍繞“規范政府采購”主題,寫一篇文章。(35分)
要求:
(1)自選角度,立意明確,有思想性;
(2)聯系實際,不拘泥于“給定資料”:
(3)內容充實,語言暢達;
(4)總字數800~1000字。
【參考例文】
讓政府采購曬在陽光下
本應為“陽光交易”的政府采購,如今越來越受到公眾關注。在其規模逐漸擴大、程序日益規范、效益不斷提高的同時,人們也看到陽光下的陰影:高價采購、暗箱操作、服務滯后、腐敗滋生等問題。這不僅讓一項理應“陽光”的政務蒙上了陰影,而且極大損害了政府的公信力,淪為“陽光下的腐敗”。“陽光采購”之所以名不副實。其原因主要在于監管不到位。官員重權,商人逐利,在權與利產生交集的地方,沒有陽光監管,權與利則媾和。供、需、管三方彼此沆瀣一氣,處在封閉的籠子里辦事,內部監管形同虛設,外部監督無從介入,又何談“陽光交易”?因此,只有加強監管,透明采購,讓政府采購真正實現“陽光運行”,才能從根本上杜絕“豪華采購”、“天價采購”。
做到真正 “陽光采購”,需“內外發力”。內,即內部監管體系;外,即外部監督力量。毋庸置疑,規范政府采購,離不開內部制度的有效監督。只有建立規范化、標準化的政府采購管理模式,實行部門聯動監督,財政部門負責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監管,審計部門注重采購資金的使用,紀檢監察部門從工作人員執行相關工作紀律、供應商有無行賄犯罪等方面開展監督,才能形成監督合力,使政府采購有序進行。另一方面,“人民知道真相,這個國家才能安全。”政府采購亦然。只有民眾了解政府采購的“賬本”,才能更好地監督,防止各種暗箱操作。只有內外共同發力,政府采購才能走出封閉“籠子”,置身于陽光監督之中。
做到真正“陽光采購”,還需促使信息透明化。曾有中國社科院專家申請政府采購信息公開,卻遭遇重重阻力,在向24家地方政府財政部門提交申請后,有13家明確拒絕答復,其中10家竟稱不掌握相關信息。政府采購信息不透明比例之高令人汗顏。目前,一些地方政府采購競標,比的不是價格、質量,而是關系。采購前提前透露標底給“自己人”,合伙商量“圍標”、“陪標”等早已不是秘密,信息不公開、不透明,從而衍生出各種“腐敗采購”。透明消費是最好的防腐劑。以N市開創的“網上競價”等電子化采購模式為例,就是以公開、透明為前提,大家站在同一個平臺中,以“物美價廉”者取勝。如此,政府采購才能真正實現陽光交易。
現階段,政府采購涉及數額越來越大,成為“香餑餑”,如果沒有透明的程序和有效的監管,“公款報銷,共同贏利”將成為政府采購的“暗道”。歷覽前賢踐行禮與法,心憂國與家,叮囑不忘成由勤儉敗由奢。政府采購,不單單是政府一己之事,所花費乃是納稅人的錢,一厘一毫都關乎民情、民心。只有陽光透明,精打細算,才能取信于民,真正贏得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