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責編:wyat
看了本文的網友還看了學歷| 高考 中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外語| 四六級 職稱英語 商務英語 公共英語 資格| 公務員 報關員 銀行 證券 司法 導游 教師 計算機| 等考 軟考
工程|一建 二建 造價師 監理師 咨詢師 安全師 結構師 估價師 造價員 會計| 會計證 會計職稱 注會 經濟師 稅務師 醫學| 衛生資格 醫師 藥師 [更多]
春運年年有,年年買票難。近來一些搶票軟件橫空出世,受到部分網民熱捧,但其對購票秩序所造成的沖擊也一度成為網絡熱議話題。據某些搶票軟件的開發者宣稱,搶票軟件只是使訂票更方便且對網絡效率進行優化,完全合理合法。事實是否如此?恐怕不然。
我們知道,很多搶票插件的工作原理是通過以固定頻率不斷刷新網頁的方式進行刷票。乍一看,這種刷票方式只是以電腦代替人手操作,并無問題,區別只是電腦刷票更穩定、更嚴密,因此第一時間搶票成功的幾率也更高,更能隨時堵截零星退返票庫的票額。但我們不妨想象一下,春運買票就好比人們在河邊釣魚,本來大家都用釣竿,機會均等。但如果一部分人棄竿用網,其捕魚成功率必將大增,這對那些老老實實拿著釣竿甚至徒手捕魚的人而言,顯然不夠公平。
再來看看搶票軟件的受益者都有誰,學生?白領?怎么說也該是有一定電腦基礎的人群。這些人在搶票中本就具有優勢,如今有了搶票軟件更是如虎添翼。相形之下,那些不諳網購的中老年人以及農民工等群體,在經過搶票軟件一輪輪拉網式的“掃蕩”之后,他們恐怕連在線下窗口撿漏的機會都十分渺茫了。如此看來,在少數“成功者”歡呼雀躍的背后,更多的卻是不知所措的失望眼神。
“一票難求”的根本成因在于供需之間的不平衡,搶票軟件所能實現的只是對有限票額的再次分配,并不能創造出任何額外的運輸能力。那么,在這場本就不公平的博弈中,軟件所標榜的方便用戶購票回家不過是為一部分人錦上添花,代價則是對其他人的釜底抽薪,最終的結果也只能是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其公平性合理性從何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