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13公務員聯考的腳步慢慢靠近我們,考生們的備戰也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現在多做練習多關注熱點是最有效的提分要訣,華圖公務員考試研究中心將熱點加以分析、論述,希望能讓大家在答題過程中有思路可循。
【背景鏈接】
體育,本是育人的重要載體,但在一些高中,卻是可有可無的“配角”。重文化課成績而輕體育,在高考的指揮棒下,體育之精神與孩子漸行漸遠。關于學生體質持續下降的冰冷數字,更加劇著人們對于國家未來的擔憂。
【參考解析】
影響學生體質健康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這些因素之間的相互影響構成了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
1.社會因素
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國際全球化、經濟一體化趨勢更為明顯,人類進入了信息化時代。隨之人類的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也發生了質的變化,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促進了人民生活的顯著改善,在物質生活富足、體力勞動減少的同時引發了人類共同面臨的健康問題。人口壓力較大,就業競爭激烈,視教育為考大學,視考大學為改變命運和生活的唯一出路,使多數年輕人忽視體質健康。在這種大的社會背景下,在這樣的觀念和社會現實里,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降的誘因已深深埋下。
2.教育因素
改革開放,特別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以來,我國教育事業取得了顯著成就。到2006年底,義務教育階段“兩基”人口覆蓋率達到98%;全國高中階段教育發展較快,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為59.8%;高等教育穩步發展,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22%。素質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實施,高等教育加強質量評估與管理。但是,教育整體改革推進卻舉步維艱,在高舉素質教育大旗之下,中、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推進緩慢,導致應試教育在實際中轟轟烈烈,越改越執著;整體上教學、考試、招生等人才培養環節不能與素質教育理念相匹配,再加上教育經費在不斷增長中仍難以滿足實際的需要,教育發展不均衡等造成優質教育資源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的需求,引發大家競相爭奪優質教育資源,擇校而讀,拼命而考,舉全力考名校、名專業。在這種教育環境下,造就了校長、家長、學生惟考定終身,課業負擔過重,學生根本無暇顧及其他。
3.體育因素
多年來,我國體育事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競技體育為國人贏得了榮譽,振奮了民族精神,凝聚了人心,提升了國家國際地位和形象,群眾體育也逐步得到普及和推廣,目前全民健身計劃已到第二階段。特別是2008年奧運會即將在北京舉行,給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帶來了更有力的推動,使體育工作得到了全面發展。但是,相對而言,群眾體育投入不足,特別是對全民健身計劃中明確規定的青少年重點對象更是關心不夠。在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中本身就存在重競技、輕群體的現象,而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舉辦更強化了這一現象。
4.校長因素
學校校長既是教育政策的落實者,也是教育方案的策劃者。學校校長的教育理念決定著一所學校的方向,校長對教師有人事決定權,決定體育教師編制配置,對學校經費有支配權,對辦學有決策權。所以,學校校長重不重視學校體育工作,關不關心學生的身體狀況,直接影響著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但是,學校校長在明了國家教育政策的前提下,面對現實社會時,國家教育政策的落實就顯得蒼白無力了,校長不得不按照現實來運行學校的管理。在一次組織對中小學校長調研中,校長們普遍反映,要辦好學校,要辦出名校,就得提高學校的升學率,這樣學校才有生命力,學校也才會有更多的經費保障。而學生的升學率除了吸引、招收優質的生源外,就是要加強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一些校長則會下令延長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取消沒有列入升學考試內容的學科,減少不重要學科的設備和教師編制,舉全校之力保證學生考試科目的學習,為學校創設高分、高升學率的品牌。在這些校長領導的學校里,學生課業負擔明顯加重,學習時間延長,體育課被削減,體育活動場地設施不足,在這種情況下,學生體質健康別說得到增強,不被徹底損害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