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責編:wyat
看了本文的網友還看了學歷| 高考 中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外語| 四六級 職稱英語 商務英語 公共英語 資格| 公務員 報關員 銀行 證券 司法 導游 教師 計算機| 等考 軟考
工程|一建 二建 造價師 監理師 咨詢師 安全師 結構師 估價師 造價員 會計| 會計證 會計職稱 注會 經濟師 稅務師 醫學| 衛生資格 醫師 藥師 [更多]
歷史遺存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不僅承載著過去的記憶,還寄托著精神追求。作為日軍侵華的重要罪證,“萬人坑”記錄了一段屈辱沉痛的歷史。多年來,這處遺址已經成為國人祭奠同胞、日本人懺悔罪行的重要場所,也是濟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雖然遺址的位置在原濟南試驗機廠院內,有一定特殊性,但不等于無需保護和管理,更不意味著可以隨意開發。
按照濟南市規劃局某負責人的說法,這塊土地原為劃撥用地,2003年由一家外地企業變更為工業用地。盡管是否會用于商業開發未有明確消息,但是按照濟南市“工業企業要逐步退出市區范圍”的規劃要求,這塊本該作為遺跡、遺址來保護的土地,將來恐怕難逃開發的命運。 歷史不可復制,也不可替代。近年來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設中,變歷史文物遺跡為高樓大廈的事情并不鮮見,2010年江蘇宋元糧倉被毀就是典型。當建設開發與歷史保護產生矛盾,一些地方寧可為開發讓路,一些文物尤其是沒有掛上“文物保護單位”的歷史遺存更是慘遭損毀。以濟南“萬人坑”為例,遺址由誰主管、誰保護,并不明晰,當城市開發推土機轟隆開來,人們豈能不為其擔憂?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湮滅歷史的開發不要也罷。對歷史文物、文化遺址,政府部門應該有高度的保護自覺。碾壓歷史、破壞遺址建設起來的城市,將只剩一個光鮮的外殼,即使現代時尚也難掩其冰冷蒼白。城市的建設管理者與其仿古建古,不如對活生生的歷史加以保護,使其傳承、連接過去與未來。如何做好這篇文章,考驗政府公共管理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