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價放心“奶粉夢”,光靠6.7億罰單還不夠
喧囂一時的洋奶粉涉嫌壟斷事件,終于有了結果。圍繞這份新鮮出爐的天價罰單,消費者更多地關心,它能否令洋奶粉的價格集體下跌。盡管已有評論指出,“質量問題從來都沒有國界,洋奶粉也不一定絕對安全。”但就目前而言,一些消費者對洋奶粉的信心,似乎仍高于國產奶粉。
從目前形勢來看,天價罰單勢必會影響洋奶粉定價。根據媒體報道,這次被調查的6家洋奶粉企業“占據整個中國奶粉市場的半壁江山。”如此巨大的市場,這些企業不愿也不會拱手相讓。面對天價罰單,它們只會規規矩矩交出罰款。發改委相關人士明確表示,國家發改委將繼續對涉案企業進行監督,“如存在陽奉陰違、暗地實施違法行為的情況,反壟斷機構將依法從嚴從重處罰”。
但話雖如此,洋奶粉會降價,但降多少,降到什么程度,仍把握在這些企業手中。從市場環境看,洋奶粉已占據中國奶粉市場60%的份額,根據市場決定價格的原理,國產奶粉不足40%的市場份額,已難支配奶粉價格走勢。因而,短期內,洋奶粉會降低一點價格,但這種降低,或是一種短時間內迎合消費者的策略,亦或是外企處理突發狀況的危機公關。而從長遠來看,洋奶粉價格下滑于洋奶企而言,甚至是一次搶占中國市場的機遇。
顯然,機遇并不平等,留給國產奶企的時間已經不多。短期內,洋奶粉價格如果發生大幅度下降,對國產奶企將是一個反向逆襲。就目前而言,國產奶粉唯一抗衡洋奶粉的武器,就是價格優勢。而洋奶粉雖然目前被曝出了許多質量問題,但消費者對它們的信心仍沒有根本動搖。在這樣的環境下,洋奶粉大幅度降價,甚至平價,國產奶粉很可能因此大面積潰敗。
市場需要多元,市場需要競爭。須知,奶粉并非奢飾品,同等質量環境下,人們只會選擇更加物美價廉的產品,而不會去討論洋、土。試問,有誰不愿意讓孩子喝上一袋既安全又平價的奶粉?故此,國產奶粉企業當看到天價罰單背后深藏的市場挑戰,以此為契機,倒逼自家產品質量革命,做好新一輪市場爭奪戰的準備。加強監管、確保質量、破除壟斷、平抑價格,如此形成健康發展、良性競爭的市場格局,消費者才能有機會實現平價而又放心的“奶粉夢”。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