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匯總: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匯總
熱點話題十:加大強農、惠農政策力度
【熱點追蹤】從2004年開始,中央一號文件連續九年都劍指三農問題。加強農業基礎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現代農業、統籌城鄉發展、加大農田水利建設、創新農業科技等等大政方針,每年都成為三農問題施政安民的核心方針。“十一五規劃”的五年,中國農業連年增產增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新農村建設、農產品安全等新問題也依然突出。三農問題以及農民工問題在新的歷史時期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對諸多風險與挑戰。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做好“十二五”時期農業農村工作,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 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 “重中之重”戰略思想,按照在工業化、城鎮化深人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要求,在經濟結構戰略 性調整中著力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在收人分配格局調整中著力促進農民增收,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 著力強化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不斷加大強農惠農政策力度,深入推進農村改革創新,加快轉變農 業發展方式,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為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提供有力支撐。
—、2012年農業農村工作的工作思路和總體要求
1. 2012年農業農村工作思路
實現農業持續穩定發展、長期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根本出路在科技。農業科技是確保國家糧食安 全的基礎支撐,是突破資源環境約束的必然選擇,是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的決定力量,具有顯著的公共性、 基礎性、社會性。必須緊緊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興未艾的歷史機遇,堅持科教興農戰略,把農業科技擺 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決心突破體制機制障礙,大幅度增加農業科技投入,推動農業科技跨越發展,為農 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繁榮注入強勁動力。
2. 2012年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高舉中國特 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同步推 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圍繞強科技保發展、強生產保供給、強民生保穩定,進一步加大強農惠 農富農政策力度,奮力奪取農業好收成,合力促進農民較快增收,努力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二、2012年農業農村工作的主要任務
1.加大投入強度和工作力度,持續推動農業穩定發展
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首先要穩住糧食生產,確保不出現滑坡。要切實落 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繼續開展糧食穩定增產行動,千方百計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擴大緊缺品種生產, 著力提局單產和品質。
狠抓“菜籃子”產品供給。抓好“菜籃子”,必須建好菜園子、管好菜攤子。要加快推進區域化布局、 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種養,提升“菜籃子”產品整體供給保障能力和質量安全水平。
加大農業投入和補貼力度。持續加大財政用于“三農”的支出,持續加大國家固定資產投資對農業 農村的投入,持續加大農業科技投人,確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發揮政府在農業科技投人中的主導作 用,保證財政農業科技投人增幅明顯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農業研發投人占農業增加值的 比重,建立投人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
提升農村金融服務水平。加大農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增加農村信貸投人,確保銀行業金融機 構涉農貸款增速高于全部貸款平均增速。完善涉農貸款稅收激勵政策,健全金融機構縣域金融服務考 核評價辦法,弓丨導縣域銀行業金融機構強化農村信貸服務。
穩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政策。加快修改完善相關法律,落實現有土地承包關系保持穩定并長久不變 的政策。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引導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促進農業 生產經營模式創新。
2.依靠科技創新驅動,引領支撐現代農業建設
明確農業科技創新方向。著眼長遠發展,超前部署農業前沿技術和基礎研究,力爭在世界農業科技 前沿領域占有重要位置。面向產業需求,著力突破農業重大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切實解決科技與經濟 脫節問題。
突出農業科技創新重點。穩定支持農業基礎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大力加強農業基礎研 究,在農業生物基因調控及分子育種、農林動植物抗逆機理、農田資源高效利用、農林生態修復、有害生 物控制、生物安全和農產品安全等方面突破一批重大基礎理論和方法。
完善農業科技創新機制。打破部門、區域、學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資源,建立協同創新機制,推動 產學研、農科教緊密結合。按照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要求,深化農業科研院所改革,健全現代院所制度, 擴大院所自主權,努力營造科研人員潛心研究的政策環境。
改善農業科技創新條件。加大國家各類科技計劃向農業領域傾斜支持力度,提高公益性科研機構 運行經費保障水平。支持發展農業科技創新基金,積極引導和鼓勵金融信貸、風險投資等社會資金參與 農業科技創新創業。
著力抓好種業科技創新。科技興農,良種先行。增加種業基礎性、公益性研究投人,加強種質資源 收集、保護、鑒定,創新育種理論方法和技術,創制改良育種材料,加快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種。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