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家三甲醫院的副院長告訴記者,一些領導干部看病存在“一人公費、多人享受”的現象,公費醫療成為致富門路。省直廳局有一位退休的廳級干部,每天都提著藥兜到醫院開藥,過了馬路就賣給藥店,并根據藥店的需要到醫院開不同的藥,隨行就市,借機牟利,退休十幾年天天如此,風雨無阻。(8月13日《新京報》)
當無數窮人看不起病吃不起藥,這位退休廳官居然倒賣牟利,顯然,從中折射出的,是早已讓人詬病的醫保體系的過于傾斜和失衡。合理節制地用醫用藥,固然可以靠干部的自律,但如這位退休廳官成了“藥販子”,顯然是靠不住的。
事實上,現在官員的過度醫療,已是公開的秘密,比如許多干部病房,成了無論在職還是退休的官員們的療養院,無病小養,小病大養,而且一人“生病”,全家享受。而醫療資源總是有限的,如此的過度占用,必然加劇一般患者的看病難看病貴,歸根到底是讓公眾買單。
據稱“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但誰也管不了,誰也不愿管!薄肮懿涣恕憋@然是遁詞而已。“天天開藥轉賣”不僅違反醫保規定,而且有違法之嫌,既然有法可依,那么“違法必究”就是了,誰說“管不了”?當然,“藥販子”有著廳官級別的身份,但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應該有什么“管不了”的。
其實,說白了,是“不愿管”。而這無非是退休廳官“不好惹”,得罪不起。但是,你不得罪廳官,必然“得罪”法律、“得罪”百姓的利益。也因此,對干部的合理用醫用藥,必須明確管理的權限與責任,強化問責機制,換言之,對諸如退休廳官做“藥販子”,先得管住“不愿管”。唯有如此,過度用醫用藥乃至做“藥販子”的“廳官”們,才有可能管得住。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