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頁:參考答案(范文) |
參考答案(范文)
1. 資料中反映的職務犯罪主要表現(xiàn)有:玩忽職守、失職瀆職,如瞞報礦難事故人數、盲目上馬“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濫用職權、徇私舞弊,如向企業(yè)索要好處,放縱其違法行為,行政征收中“私帳公抵”,謀取個人或部門私利;貪污受賄、侵占公共財產,如貪污公款,收受賄賂;侵犯公民人身權利和民主權利,如基層政府縱容黑磚窯非法用工,間接侵害勞工的人身權利。
職務犯罪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首先,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由于職務犯罪放任不合格產品、“豆腐渣”工程泛濫、黑惡勢力橫行,導致群眾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其次,損害公共利益。少征稅費、貪污、盜用公款和各種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造成公共財產的巨大損失。再次,損害黨和政府形象。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職務犯罪行為,腐蝕行政權力,損害政府公信力,降低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威信,影響政府公務的順利執(zhí)行和施政目標的實現(xiàn),敗壞社會風氣,阻礙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
2. 簡文豪局長勇于自我檢討和道歉,彰顯著政府部門積極承擔自身責任的正確態(tài)度,同時,也顯示出建設責任政府、完善行政問責制的迫切性、必要性。政府部門是公共服務的提供者,必須對自己的行為承擔相應的責任,如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就要檢討和追究責任,向公眾道歉。在當前我國責任型政府建設滯后的背景下,必須加快建立和完善行政責任體系、行政問責制,以制度形式規(guī)范政府部門的責任檢討和失職道歉行為,推動更多部門及其領導像簡文豪局長那樣積極承擔起責任,促進與公眾之間的良性互動,增強政府的公信力,更好地適應責任政府和現(xiàn)代政治文明發(fā)展的要求。
3. 預防職務犯罪,必須標本兼治,從加強國家工作人員的思想道德教育入手,強化他們的責任意識、法治意識、廉潔自律意識,消除“權力尋租”的思想根源;加強制度建設,完善財務監(jiān)管等預防職務犯罪的相關規(guī)章制度,全面落實行政問責制,鏟除職務犯罪發(fā)生的制度土壤;健全監(jiān)督機制,推行政務公開,提高政府行為的透明度,接受人大、司法機關和社會輿論的監(jiān)督,保證權力陽光運行;加大對職務犯罪的懲治力度,堅持違法必究,從嚴量刑,震懾腐敗分子,減少和遏止職務犯罪現(xiàn)象。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