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題 |
第 2 頁:第二題 |
第 3 頁:第三題 |
第 4 頁:第四題 |
第 5 頁:第五題 |
要求:
(1)自選角度,見解深刻
(2)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于“給定資料”;
(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
(4)總字數1000-1200字。
【寫作思路】
本題屬于“雋永哲理語句引出作文立意”的設問形式,以捷克裔法國籍著名作家米蘭·昆德拉的話語“要‘慢下來’,因為自在有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來提示作文立意。文章寫作首先應從題目本體入手,闡釋自己對于昆德拉話語的理解,聯系社會實際和自身生活體驗,揭示話語之中的寓意。
結合材料內容來理解昆德拉的話,其內涵在于緊扣中國現實,將人的全面發展、人的心理需求置于同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相適應的合理位置,在推進經濟發展、社會轉型、中國夢實現的過程中,致力于維護公平正義、改善國民福利、提升人民幸福感,以正確價值觀引領社會成員的成長發展,最終實現人與社會和諧統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只有把政府提倡的主流價值觀適當闡釋并運用到文章中,把題意提示句的精神實質與黨和國家的政策思想、發展理念、戰略部署合理地融合,論述才能正確而有高度,達到副省級以上作文的應有標準。
【參考例文】
中國發展升級版需要釋放社會正能量
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經歷了長達35年的經濟高速增長,特別是過去10年,經濟總量翻了兩倍,人均收入超過4000美元,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快”成了社會生活的常態,而“慢”越來越稀缺。慢作為一種心理定勢,不僅決定著社會生活形態,也影響著經濟發展方式。昆德拉認為自在有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為了保證人民的生活質量與心理感受,我們需要放緩節奏,從容不迫推進社會轉型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全面打造中國發展升級版。
一如國內一項調查顯示的,84%的人認為自己生活在“加急時代”,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壓力越大越來,以心理焦慮和精神障礙為代表的亞健康現象日益突出。學習忙、工作忙、身體忙、心理也忙,人們把健康賣給時間和壓力,社會充斥著浮躁與焦慮,不僅易引發有害的聚合行為,且可能導致社會斷裂,影響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縱觀社會生活,白領跳槽頻繁,藍領不得休息,從富士康的絕望一跳,到廈門BRT的奪命一燃,由于一些成員心態失衡導致的社會代價越來越大,加劇了社會成員的不安全感,影響了國家推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戰略部署。
記得7·23動車事故發生之后,一位媒體人曾經發出這樣的呼喚:“中國,請停下飛奔的腳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靈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這實際上是在提醒,發展必須以人為本,應當將社會心態建設擺在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高度,讓人民在發展中擁有自我實現的機會,心態變得積極開闊,姿態變得從容優雅,社會變得文明、安全、和諧。
在昆德拉祖國的首都布拉格,人們習慣在音樂與讀書中陶冶心性,度過閑暇;在他國籍所屬的法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假日,一年據稱多達186天。這些發達國家的人民擁有與他們的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生活方式與心理狀態,緩慢從容,正是社會高度文明的表征。
我國要打造的發展升級版,決不能再是片面的經濟發展、見物不見人的發展,在總體戰略上要使經濟發展與社會建設協調同步,創新社會治理,推進民主法治建設,促進公平正義,保障每一位公民的機會公平;在具體作為上,要提高以正確價值觀引導精神文明建設與人們心理調節的能力,弘揚主旋律,唱響中國夢,宣傳各個領域的“最美”典型,釋放正能量,引導人們將個體追求融入國家民族的事業之中;在社會工作層面,要鼓勵各類專業機構和社會志愿者為公眾提供多種形式的心理援助服務,疏解心理壓力,排遣精神苦悶;同時,在國民福利層面,也要采取扎實的舉措,落實國民旅游休閑綱要,保障勞動者假日福利的實現,努力讓社會的節奏慢下來,讓人們擁有發展自我的條件與空間,實現社會氛圍寬松公正,個體自在有為,人人有余暇品味發展帶來的精神文化成果,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
昆德拉有一個著名的觀點:生活在別處,每一個人的此處即是他人的別處,是他人憧憬向往的地方,在他人眼里很美的地方,我們自己卻渾然不覺。從本質上說,一種美好的生活既有物質的“此處”,亦有精神的“別處”,那些生活中最有吸引力的更多地是來自精神層面。把此處和別處的構建統一起來,讓中國發展更均衡,也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