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題目]
網絡盜版,我們怎么做?
[背景描述]
網絡視頻領域又出現一波反盜版行動。11月13日,優酷土豆、搜狐視頻、騰訊視頻等在內的網絡視頻服務提供者,聯合中國電影著作權協會和萬達影業等機構,啟動網絡視頻反盜版聯合行動,表示將聯合對抗百度、快播等日益嚴重的網絡視頻盜版和盜鏈行為。事情尚待客觀公正、符合法理的第三方裁決,但網絡視頻反盜版的“不定期爆發”再次提醒我們,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難題亟須破解。
目前,中國網民數量接近6億,各類微博注冊用戶已經以10億計,微信用戶已超過4億,據稱搜狐新聞、網易新聞的客戶端安裝量也超過了1億,多數人從網絡獲取信息已是不爭的事實。而同時,連個人定位信息、購物記錄和搜索痕跡都能夠作為精準營銷的數據內容賣錢,具備專業門檻的視頻、音樂、文字等內容日益彌足珍貴,這更加凸顯出網絡版權保護的迫切。如果說“避風港原則”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互聯網初創期的創新發展,那么現在,應該考慮一下投入了巨大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原創者們的合理訴求了。
[題目解析]
互聯網復制傳播技術的快捷,內容復制得廣泛和快捷性,盜版侵權從來都是版權人的心頭之痛。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各種客戶端產品更是層出不窮,過去發生在網站的侵權盜版行為,程度之深、范圍之廣。與早期商業網站相比,這些新形式的網絡渠道,給正規內容服務提供者和傳統內容生產者帶來更為巨大的沖擊。
針對于網上的盜版,我們應該考慮一下投入了巨大人力、物力和財力,保護原創者們的合理訴求和經濟利益。
互聯網媒體之間的自治,這是最終的一點,相互之間的版權保護,都是我們以后進行版權保護的重要方面。互聯網是一個創新力最為蓬勃的領域,網絡社會與現實社會的互動也越來越密切,用戶體驗驅動的技術模式,創造了各式各樣的海量需求。在一些邊界模糊的區域,當技術創新和版權人權益發生沖突時,應該如何取舍、如何平衡,確實需要認真考量。
中國的廣大網民也需要在實際的使用當中,注意自己的行為,像微博、微信等等這樣方便快捷的方式,的確為我們發表個人意見提供便利。在使用的過程中,我們每個人必須加強自我管理,盡可能的保護原創作品的創新性和專屬性。
政府的良好引導、網民之間的自治管理、網站運營商之間的約束,才能構建良好的網上版權保護。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