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作答方法
如何獲取對策?答案還是源于材料。找出對策方法有四種:引用材料直接給出的對策、根據材料反映問題推出對策、根據原因得到對策和根據經驗或教訓總結對策。閱讀材料時要注意一些關鍵詞:如:“××建議、××提出、××指出、××認為……”或“一要……,二要……”、“應該……”、“必須……”等帶有觀點和意見性的話語,只要符合作答要求,便可整理作為對策。同時,專家認為,考生還要注意材料反映的問題、問題產生的原因、國內外的成功經驗和教訓等這些都可推導出對策。
四、作答框架
1.直接提出方案的對策題
完整的對策結構包括鋪墊、展開兩部分。對策鋪墊可包括對策針對的問題、對策的主體、對策的原則以及對策數量等內容,起到鋪墊、總述的作用;展開部分,即具體闡述對策,最好分條、分段作答,對策數量宜在3-6條,用序號標明:如:“一是……,二是……”、“第一,……第二,……”、“首先,……其次,……再次,……”等。
【示例】
針對W市建設“宜居城市”面臨的污染轉移以及片面發展經濟的問題,提出以下五點對策建議:
【解析】對策鋪墊包含對策針對的問題和對策數量:W市建設“宜居城市”面臨的污染轉移以及片面發展經濟的問題和五點建議。
2.需要概括問題的對策題
考生須先審清題意,判斷是否需要概括問題,然后有針對性的作答,針對材料所反映的問題必須提出解決對策。此類題型作答基本框架如下:
材料反映的問題有以下幾點:第一,……;第二,……;第三,……
針對問題提出如下幾點措施:一是……;二是……;三是……
【示例】
市民出行中存在如下問題:一是道路規劃的問題。雙車道匯成單車道,造成車輛行駛緩慢;缺少必備的過街公共基礎設施,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路面破損嚴重,給出行造成不便。二是公交路線的問題。部分路段公交站點密集,造成路面嚴重擁堵;公交車停靠站點缺乏統一性,來去停靠站點不對稱;住宅區與軌道交通車站之間“最后一公里”的問題長期存在,滋生了黑車泛濫等社會問題。
具體建議:一是道路規劃方面。科學規劃設計道路,根據車量行駛狀況等因素建設或改造問題路段;完善過街公共基礎設施,根據行人流量設置人行橫道、地下通道或過街天橋;修復破損路面,保障出行便利。二是公交路線方面。優化交通規劃與管理體系,科學設置公交站點,維護公共交通秩序,緩解交通壓力;解決公交站點來去不對稱問題,方便乘客出行;盡量延長公交路線,縮短住宅區域與軌道交通車站的距離,嚴厲打擊黑車,消除不必要的安全隱患。(2012•國家•市級•第三題•參考答案)
【解析】通過閱讀題干,可以看出本題的作答任務包括兩個部分:一是概括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問題,對存在的問題概括準確、扼要;二是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具體建議,所提建議具體簡明、有針對性、切實可行。
提出對策題考查有一定的發散性,給予考生一定的發揮空間,也增加了難度,但正所謂“高于材料,又源于材料”,提出對策題雖然考查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但也依賴于給定材料的內容概括。中,公教育專家提醒考生不要抱僥幸心理“求萬能模板”,應該沉下心,好好研究下歷年真題的思路和模式,掌握作答的技巧方法,提升自己的概括整合能力,并多進行實戰訓練,爭取做到“心中有‘術’,筆下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