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效
論證是為論點服務的,論證方法的使用,首要的要求是能夠證明自己的觀點,支撐論點。否則就是文字的堆砌,除了增加文章字數外,幾乎沒有價值。因此,論證必須要有嚴密的邏輯性,所有事實、原因、理由應緊密地同結論連接起來,此稱為論證的“有效性”。
【示例】
“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政府要善于以媒體為鏡,照出自己的不足,改進自身的工作。
【分析】
文段引用了一句名言,而后直接得出“政府要善于以媒體為鏡,照出自己的不足,改進自身的工作”這一結論,明顯缺少必要的分析闡述,觀點的提出牽強、突兀,論證缺乏有效性。可在名言后加上適當的分析闡釋,如“現代社會,媒體是政府最真實、最客觀、最便利的一面鏡子,政府的一言一行,在媒體上得到反映;公眾對政府得失的種種評價,在媒體上一一折射出來”,如此,最終觀點的得出便水到渠成了。
2.簡明
議論文篇幅短,要求論證要精,方法要簡明。論證的過程必然伴隨著論據的使用,考生要明確的是,議論是在發表自己的見解而不是在介紹他人的見解,因此,引用一些事例的目的是為了讓閱卷人更加信服自己的話,自己的話應是議論的主體,應是全文最醒目的部分,切忌使用大篇幅的論據而將自己的觀點淹沒,論證不必倚多為勝,足夠反映問題、說明觀點即可。
3.新穎
論證的新穎性,強調的是兩點:
一是論證中盡量選用新穎的論據。可以是前所未有的材料,也可以是以前已有但采取了新的觀察角度理解的材料。在選擇論據時,考生如果能推陳出新,舊材新用,就能寫出有亮點的文章。為此,要多關心身邊事,積累新近發生的熱點事件或者從新角度翻用舊材料。
二是創新論證的形式。論證方法很多,如果能將某一論證方法與修辭結合起來,或者將多個論證方法結合起來闡述觀點,新意自現。
【示例】
加強道德建設需要法律和制度作保障。德以勸善,法以誅惡。道德是軟約束、是人們內心的法,法是硬約束、是最基本的道德,二者功能互補、相輔相成。要使道德教育由軟變硬、由虛變實,必須有一套嚴格的法律和制度來規范和保障。法律是道德規范和社會文明的風向標,必須把道德觀念滲透到社會管理之中,把道德規范體現到法律法規的制定之中,并通過法律法規和各項制度的嚴格執行,扶正祛邪、懲惡揚善,使外在的道德規范內化為人們的行為自覺。如果扶危濟困、助人為樂者的合法權益時刻得到保障,好人難做、冷漠圍觀現象就會減少;如果不擇手段、非法牟利者的行為受到嚴懲,“毒奶粉”、“地溝油”便會失去生存空間。惟其如此,人們從善的信心才能得到提升,整個社會的道德基石才能堅實穩固。
【分析】
文段引用“德以勸善,法以誅惡”這一名言,在分析的基礎上論證了“加強道德建設需要法律和制度作保障”這一論點,為引證法;而后“如果扶危濟困、助人為樂者的合法權益時刻得到保障,好人難做、冷漠圍觀現象就會減少;如果不擇手段、非法牟利者的行為受到嚴懲,‘毒奶粉’、‘地溝油’便會失去生存空間” 一句又使用了“對比+排比”的修辭方法。“引證法+修辭”的運用,使文章讀來朗朗上口,生動而富于說服力。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