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視統籌城鄉發展,追求高速城鎮化,不僅造成日益嚴峻的“城市病”,也帶來了日趨嚴重的“鄉村病”。
日前,李克強總理專門邀請兩院院士和有關專家到中南海,聽取城鎮化研究報告并與大家座談。座談中,李克強總理強調,“推進新型城鎮化,就是要以人為核心,以質量為關鍵,以改革為動力,使城鎮真正成為人們的安居之處、樂業之地”。
事實上,突出統籌城鄉,保護農民利益,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是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的必然選擇。漠視統籌城鄉發展,盲目追求高速城鎮化,不僅造成日益嚴峻的“城市病”,也帶來日趨嚴重的“鄉村病”。注重根治“鄉村病”,應成為新型城鎮化努力破解的新課題。
申論是國家公務員考試中測查從事機關工作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的考試科目。對于公務員考試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貫徹執行能力等都有較高的要求。山東華圖教育公務員考試專家指出,中國的“鄉村病”,主要根植于以下“四化”的演變過程,并伴隨著這些過程的演化而加重。
一是農業生產要素高速非農化?焖俪擎偦亓魇г斐傻臄登f失地農民、“離村進城”的數億農民工,以及上學靠貸款、畢業即待業的數百萬農家學子組成的“新三農”群體,大多處于“城鄉雙漂”,難以安居樂業,正成為社會穩定與安全的焦點。
二是農民社會主體過快老弱化。我國進入少子老齡化時期,農村青壯勞力過速非農化,加劇了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留守兒童問題。一些鄉村文化衰退、產業衰落,“三留人口”難以支撐現代農業與新農村建設。有地無人耕、良田被撂荒成為普遍現象。
三是農村建設用地日益空廢化。農村人走地不動、建新不拆舊、不占白不占,導致空心村問題日益突出,這也反映了我國農村土地制度安排的不足。中科院測算,全國空心村綜合整治潛力達1.14億畝,村莊空廢化仍呈加劇的態勢。
四是農村水土環境嚴重污損化。大城市近郊的一些農村成為藏污納垢之地,面源污染嚴重,致使河流與農田污染事件頻發,一些地方“癌癥村”涌現, 已經危及百姓健康甚至生命!耙环剿岭y養一方人”,背離了城鎮化的本意。
申論作為國家公務員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常常讓不少考生為難。在2014國家公務員考試備考的關鍵階段,山東華圖教育關注社會時政、整合行文思路,精心準備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問題,助各位考生積極備考,乘風破浪,一戰成“公”。山東華圖教育公務員考試專家認為,從歷史視野來看,“鄉村病”因快速城鎮化而引發,也必將由新型城鎮化來根治。就當下而言,尤其需要正視問題,周密謀劃,做好頂層設計。
堅持城鄉統籌發展方針。新型城鎮化和農村現代化要協同推進,加快農村改革與發展,激發鄉村創新與創業的活力,促進就地城鎮化、就近園區化和發展模式的多元化,提升農村自我發展能力與競爭力。尤其是我國農村承載著穩農增糧的特殊使命,其“三化”協調、民生保障亟須總體制度設計。
加快農村體制機制創新。適應農村人地關系的劇烈變化,加快農村產權、戶籍、社保制度和基層治理機制創新,培育新型農民主體。強鎮興業、城進村榮,轉變城市擴張、土地財政對鄉村空間依賴甚至寄生關系,建立平等、互惠、一體的新型城鄉關系。
科學規劃引領鄉村轉型。深度探究城鄉發展轉型的動力機制,探索農民、土地、產業與環境協同耦合的模式,制定新型美麗村鎮建設總體規劃和差別化的戰略,促進城鄉公共資源配置均等化,引領農村生產和生活方式現代化,逐步實現城鄉等值化和農村生態文明化。
經華圖教育專家研究發現,圍繞一個主題組織給定資料進行評論寫作是國家公務員申論考試的主要考察方向,而考察重點必然是當下社會的熱點問題。在申論備考的重要階段,有針對性地對一些熱點材料進行梳理儲備,是廣大考生提高申論成績的不二法門。為此,華圖教育專家篩選了部分熱點問題,以助廣大考生在公務員備考過程中可以乘風破浪,事半功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