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備考中,很多人對申論束手無策。做真題,頭疼;看資料,犯困。這種狀況說明考生沒有體會到這兩項工作的意義和樂趣。本文跟大家分享一下政府文件在申論備考中的利用。希望考生能轉變對資料的認識。
政府工作報告、十八大報告、十二五規劃……,這些政府文件在申論中的作用是什么呢?首先,對于命題人來說,它們的作用是材料的核心的來源。也就是說,命題人在確定申論試卷考察核心時,就要學習這些材料,然后從材料中選擇一個大的主題。比如,201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省部級和地市級考察的都是文化;201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省部級考察的是道德,地市級考察的是公共安全;2011年省部級考察的是生態文明,地市級考察的是教育。這些考察核心都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這五位一體中的一個。以其中的一個為主,再尋找材料,打亂順序,就成為我們所看到的雜亂無章的給定資料。其次,對于考生來說,首先看到的是給定資料。考生需要透過給定資料和后面的作答要求,反推出命題人的命題核心。這就需要考生關注命題人出題時所關注的東西,即政府文件。
既然命題人是學習過政府文件后確定了考察核心,考生就要把握政府文件中所有可能成為考察核心的東西。只有這樣,才能在看到那些雜亂無章的材料時,與政府文件的某部分內容相關聯,才可能寫出命題人想看到的有高度的答案。考生在學習政府文件時要注意,不是泛泛而讀,而是精讀細讀。精讀,要讀出文件所包含的幾個領域的內容;精讀,要讀出政府文件中所提到的我們需要解決的事情。有過備考經驗的考生應該知道,對策和問題可以反推。所有文件中提到了對策,說明了這方面存在問題。精讀,還要學習政府文件提出問題和對策的語言表達方式。因為我們的答案最終是要寫出來的。所以,只有語言符合命題人的取向,才更有可能取得高分。那么,政府文件中的語言,恰恰是符合命題人取向的。所以,政府文件中對問題和對策的語言表述,要盡量的模仿、學習。比如,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這樣的一些表述,“經濟增長存在下行壓力,物價水平仍處高位,房地產市場調控處于關鍵階段,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就業總量壓力與結構性矛盾并存,一些企業特別是小型微型企業經營困難增多,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凸顯,能源消費總量增長過快。”“節能減排、物價調控目標沒有完成;征地拆遷、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問題還很突出,群眾反映強烈;政府管理和服務水平有待提高,廉政建設亟需加強。”這些高度概括的語言我們就可以學習并運用到申論答案中。
現在離考試只剩一周了,希望考生能正確認識到政府文件在申論備考中的重要性并加緊學習。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