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言語理解解析 |
第 2 頁:數量關系解析 |
第 3 頁:判斷推理解析 |
第 4 頁:資料分析解析 |
三、判斷推理
(一)類比推理共10道題,其中有8道題都屬于經驗常識,有的題目比較簡單,看完即可得出答案。
【考題】85.下單:送貨:簽收
A.候機:登機:安檢 B.招聘:培訓:錄用
C.彩排:調音:演奏 D.上膛:瞄準:射擊
根據生活中的常識即可選出D選項。而有的題目選項設置的迷惑性較強,則需要考生有一定的積累和判斷能力,例如:
【考題】82.比賽:裁判
A.歌唱:指揮 B.訴訟:法官
C.駕駛:司機 D.考試:監考
初步看,比賽中有裁判,歌唱中有指揮,訴訟中有法官,考試中有監考,A、B、D三個選項似乎都可以。但進一步看,比賽最終需要裁判決出勝負,而訴訟最終需要法官來裁決勝訴或敗訴。由此才能得出答案B。
另外兩道題則考查到了言語關系中的句子成分以及邏輯關系中的概念間關系,相對來說也比較簡單,題目如下:
【考題】觀念:法律
A、工具:技術 B、文化:文學
C、文章:作者 D、市場:產品
題干中的兩個詞構成偏正短語“法律觀念”,A項也構成偏正短語“技術工具”,由此選A。
【考題】軍人:醫生:軍醫
A、司機:警察:交警 B、舞蹈:說唱:工人
C、學科:研究:科研 D、汽車:電動車:電動汽車
題干中“軍醫”是“軍人”和“醫生”的交叉部分,D項中“電動汽車”是“汽車”與“電動車”的交叉部分,由此選D。
(二)邏輯判斷部分共10個題,其中只有一個必然性推理的題目,其他全部屬于可能性推理,且都是削弱加強性題目,問法多樣,如“最能質疑”、“不能支持”、“最能支持”“最需補充的論據是”等等。
唯一的必然性推理的題目考查到了假言命題的推理規則,只要掌握了知識點,就能快速地選出正確答案。
【考題】98.應該看到,“少數人靠覺悟,多數人靠政策”。將各種社會問題歸結為良知不守,則有邏輯倒置和認知錯位之嫌。很多問題,是缺“法”導致缺“德”,而不是相反。如果監管和懲罰機制能夠得到嚴格執行,食品生產者的“投毒沖動”就能得到有效抑制;如果制度健全,使好人流血之后不再流淚,藏于人心的本然良知就能夠轉化為見義勇為的實際行動。
由此可以推出:
A.如果良知不能化為行動,說明制度仍有待完善
B.只有制度健全,才不會良知不守
C.只要守住良知,就不會有各種社會問題
D.只有制度健全,才不會有各種社會問題
【中公答案】A。解析:題干中有兩個假言命題:(1)監管和懲罰機制能夠得到嚴格執行→食品生產者的“投毒沖動”能得到抑制;(2)制度健全→藏于人心的本然良知能夠轉化為見義勇為的實際行動。A項是假言命題(2)的逆否命題,否定后件推出否定前件。其他三項均推不出,因此本題選擇A項。
其他9道可能性推理的題目難度適中,有些是常見的論證結構,例如:
【考題】94.一項調查發現,家長在子女學習音樂上的投資是“物有所值”的,因為那些曾經學習過音樂的孩子,在長大后往往會擁有更高的學歷、更好的職業前景,或獲得更豐厚的收入。
以下哪項為真時,不能作為支持論據?
A.調查資料中包括很多功成名就的人士,例如知名科學家或歷屆總統,他們大都在孩提時代學習過音樂
B.許多被訪者表示學音樂令他們身心平衡并容易感到滿足,他們的生活因音樂而更加充實
C.學習音樂需要自律,在音樂學習中常涉及到科學、語言藝術等其他學科的知識,因此對學生的視野開拓和習慣養成頗有益處
D.在類似大合唱的音樂學習中,學生必須學會和他人合作,學會聆聽與幫助,這將有助于一個人的事業發展
【中公答案】A。解析:此題為枚舉歸納型題目,由調查得出結論,A項則質疑了調查樣本的代表性,說明在調查的群體中本來就有很多成功人士,與小時候學習音樂可能無關,故A項不能作為支持論據。B、C、D項則都說明了學習音樂的好處。
(三)圖形推理穩中求變,題量穩定,難度有所提升。每年都必有數量類、位置類各一題。今年加大了對立體圖形的考查,最后兩題69、70題均為折疊圖形。其中69題(例題如下)將傳統六面體的折疊問題進行了變化,其中一面要由兩個三角形拼接,增加了題目難度。
該題可以利用圖形之間的相鄰關系,排除掉錯誤選項,正確答案應為C。考生在平時復習時,應提升自身空間抽象思維能力,學會在腦海中快速重構圖形;在解題時,應先使用排除法,優先排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