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 內容 方法論
聯系觀 普遍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每一事物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的。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沒有一個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事物之間的聯系是前后相繼、歷史的聯系。 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反對形而上學的孤立觀。
客觀性 聯系是客觀性。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要從事物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
條件性 一切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都是有條件的,即使人們改變條件、創造條件的活動,也是有條件的。我們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既要注重客觀條件,又要恰當運用自身主觀條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內部條件,又要關注事物的外部條件;既要認識事物的有利條件,又要重視事物的不利條件。 ① 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② 要具體和全面的分析條件,發揮主觀能動性,變不利條件為有利條件,使事物向好的方面發展,從而建立新的聯系。
多樣性 多樣性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事物的聯系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直接聯系和間接聯系、內部聯系和外部聯系、本質聯系和非本質聯系、必然聯系和偶然聯系等。 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
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區別:整體是事物的全局和發展的全過程,從數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發展的各個階段從數量上看它是多。整體和部分在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體居于主導地位,統率著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備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發展中處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從和服務于整體。整體和部分相互聯系、密不可分。整體由部分構成,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也會影響到部分。 ① 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選取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從而達到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② 同時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
系統與要素的關系 ①系統是有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諸要素構成的統一整體。系統的基本特征是整體、有序性和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②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掌握系統化的方法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注意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
發展觀 普遍性 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從自然界到人類社會、人的認識,都是從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 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具有創新精神。
實質 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充滿信心,支持和保護新事物。
趨勢 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事物前進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對未來充滿信心,積極鼓勵、熱情支持和悉心保護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長壯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勇敢地接受挫折與考驗,在曲折道德道路上問鼎事業的輝煌。
狀態 區別:量變和質變是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兩種不同的狀態 。量變是指事物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是一種漸進的、不顯著的變化。質變是指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飛躍,是一種根本的、顯著的變化。聯系:事物的變化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質變又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事物的發展就是這樣由量變到質變,又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如此循環往復,不斷前進。 我們要積極做好量的積累,為實現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要果斷抓住時機,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和發展;要堅持適度原則。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