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點1.9幼兒能力的發展
能力是指人們成功地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須具備的個性心理特征。能力是通過人的活動體現出來的,反過來,這些能力又是人成功地完成某種活動的必備條件。
1.能力的特征
(1)能力和活動密切聯系
一方面,能力在人的活動中形成和發展,并在活動中表現出來;另一方面,能力是活動的前提,缺乏能力不僅影響活動效率,而且使人不能順利完成任務。所以二者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
(2)能力直接影響活動效率
作為個性特征,氣質和性格雖然也表現在活動中,并對活動有直接影響,但不直接影響活動效率,不直接決定活動的完成。能力卻直接影響活動的效率。
(3)完成一種活動需要多種能力的結合
為了順利完成某種活動,多種能力的獨特結合稱為才能。如教學才能主要包括了言語表達能力、邏輯分析能力、對教材的把握和組織能力、對教學過程的組織能力及教育機智等。
2.能力的分類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指大多數活動所共同需要的能力,一般能力以抽象概括能力為核心。特殊能力指為某項專門活動所必需的能力,又稱專門能力,它只在特殊領域內發揮作用,是完成有關活動不可缺少的能力。
(2)模仿能力和創造能力
模仿能力是指仿效他人的舉止行為而引起的與之相類似活動的能力。創造能力是指產生新思想,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如科學發現、文學創作等,這些更需要創造能力的參與。創造能力是在模仿能力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3)認識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認識能力就是學習、研究、理解、概括和分析的能力。操作能力就是操縱、制作和運動的能力,如平常所說的動手能力、體育運動能力等。社交能力即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如組織管理能力、言語感染能力等。
3.幼兒能力發展的特點
(1)多種能力的顯現與發展
①操作能力最早表現并逐步發展;
②言語能力在嬰兒期發展迅速,幼兒期是口語發展的關鍵時期;
③模仿能力迅速發展,是幼兒學習的基礎;
④認識能力迅速發展,是幼兒學習的前提;
⑤特殊能力有所表現;
⑥創造能力開始萌芽。幼兒晚期,出現了創造能力的萌芽。
(2)智力結構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化
幼兒期應該特別重視兒童觀察力、注意力及創造力的培養。
(3)出現了主導能力(優勢能力)的萌芽,開始出現比較明顯的類型差異
(4)智力發展迅速
布盧姆以17歲為發展的最高點,假定其智力為100%,得出了各年齡兒童智力發展的百分比:1歲,20%;4歲,50%;8歲,80%:13歲,92%;17歲,100%。
幼兒期是兒童智力發展關鍵時期的觀點已經被許多心理學家所認可。7歲前幼兒腦發育的研究也證明了幼兒期是兒童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
命題點1.10幼兒自我意識的發展
自我意識是自己對于所有屬于自己身心狀況及對自己與客觀世界的關系的認識、體驗與控制。
1.自我意識的結構
自我意識的結構是從自我意識的三層次(知、情、意)分析的,包括了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調節。
(1)自我認識(狹義的自我意識)
自我認識是自我意識的認知成分,是自我意識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調控的心理基礎。它包括: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評價。
(2)自我體驗
自我體驗是自我意識在情感上的表現,主要有:自尊感;自信心。
(3)自我調節
自我調節是自我意識的意志成分,主要表現為個人對自己的行為、活動和態度的調控,主要包括:自我檢查:自我監督;自我控制。
2.學前兒童自我意識發展的階段和特點
(1)自我感覺的發展(1歲前)
兒童1歲前由不能把自己作為—個主體同周圍的客體區分開到知道手腳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是自我意識的最初形式,即自我感覺階段(不能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一認識自己身體的各部分)。
(2)自我認識的發展(1~2歲)
孩子會叫媽媽,表明他已經把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了。更重要的是,孩子在15個月之后已開始知道自己的形象(認識自己的整體形象一意識到身體內部狀態)。
(3)自我意識的萌芽(2~3歲)
3歲以前,幼兒還傾向于用名字稱呼自己,不用代詞“我”,似乎是把自己和自己以外的人或物同等對待。自我意識的真正出現是和兒童言語的發展相聯系的,掌握代詞“我”是自我意識萌芽的重要標志,能準確使用“我”來表達愿望標志著兒童的自我意識的產生(名字與身體聯系)。
(4)自我意識各方面的發展(3歲以后)
自我評價、自我體驗、自我調節逐漸發展起來(對自己行動和心理活動的意識)。
3.自我認識的發展
(1)主要依賴成人的評價
幼兒還沒有獨立的自我評價,他們的自我評價常常依賴于成人對他們的評價。特別是在幼兒初期,幼兒往往不加考慮地輕信成人對自己的評價,自我評價只是成人評價的簡單重復。
幼兒晚期開始出現獨立的評價。
(2)自我評價常常帶有主觀情緒性
幼兒往往不從具體事實出發,而從情緒出發進行自我評價。幼兒一般都過高評價自己,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的自我評價逐漸趨向于客觀。
(3)自我評價受認識水平的限制
幼兒的自我評價受整體思維、認知發展水平的影響很大,這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幼兒的自我評價一般比較籠統,較多地只從某個方面對自己進行評價,以后逐漸向比較具體、細致的方向發展,做出比較全面的評價;
②最初往往較多局限于對外部行動的評價,之后逐漸出現對內心品質的評價;
③從只有評價沒有論據,發展到有論據的評價。
4.幼兒自我體驗的發展
自我體驗的發展始于幼兒期:
1)從與生理相關的體驗向社會性體驗發展,如愉快和憤怒的體驗較早,而自尊、委屈和內疚感則較晚。
2)表現出易受暗示性的特點。成人的暗示對幼兒自我體驗的產生起著重要作用,年齡越小,表現越明顯。
3)隨年齡增長而豐富,并有一定的順序性。
5.幼兒自我調節的發展
自我意識的發展必須體現在自我調節或監督上。幼兒自我意識的發展,表現在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外部行為和內部活動,并且能夠恰當地評價和支配自己的認識活動、情感態度和動作行為,由此逐漸形成自我滿足、自尊心、自信心等性格特征。
教師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教師資格"
相關推薦:
2016教師資格《幼兒綜合素質》章節習題匯總 | 《幼兒保教知識》全真卷匯總
2016教師資格《幼兒保教知識》章節習題匯總 | 《幼兒園綜合素質》考點匯總
2016教師資格《幼兒綜合素質》各類試題匯總 | 《幼兒保教知識》各類試題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