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3 頁: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 |
第 4 頁:答案: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 |
第 5 頁:答案:填空題;名詞解釋 |
第 6 頁:答案:簡答題;論述題 |
三、填空題(每題2分,共20分)
1.20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末,教育心理學處于__________時期,這時的教育心理學尚未成為一門具有獨立理論體系的學科。
2.我國的教育心理學最初從西方引進的,自__________年代后期起,教育心理學經過十年動亂重新復蘇繁榮,自己編寫的和翻譯介紹的教育心理學教科書越來越多。
3.20世紀60年代初,由__________發起課程改革運動,自此美國教育心理學逐漸重視探討教育過程和學生心理,重視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改進。
4.遷移廣泛存在于各種知識、__________、__________與態度的學習中。
5.學習漢語拼音后會對學習英語產生影響,這屬于學習的__________現象。
6.現代遷移理論的主要觀點有兩種:一種是強調__________在遷移中的作用;另一種是強調對遷移的影響。
7.一般認為,影響創造性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智力和__________。
8.創造性的過程在思維的形式上表現為創造者的發散思維和___________完美而有機的結合。
9.在解決問題的方法中,使用手段—目的分析法的關鍵是__________。
10.問題解決的兩種類型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四、名詞解釋(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學習遷移
2.定勢
3.并列結合學習
4.復述策略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8分,共16分)
1.簡述遷移的分類。
2.影響問題解決的主觀因素有哪些?
六、論述題(每小題12分,共12分)
試述奧蘇伯爾的影響遷移的認知結構的三個主要變量及其作用。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