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填空題;簡答題;論述題 |
第 3 頁:答案及解析:單項選擇題;填空題 |
第 4 頁:答案及解析:簡答題;論述題 |
三、簡答題
1.[參考答案]
(1)所謂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對自己能否成功地進行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它與自我能力感是同義語。 (2)研究表明,影響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個體成敗的經驗;二是個體的歸因方式。
2.[參考答案]
影響個性形成與發展的主要因素有:(1)生物因素(物質基礎);(2)環境因素(決定作用);(3)實踐活動;(4)自我教育。
3.[參考答案]
成就動機是指人們力求獲得成功的內在動力。一個人對自己認為重要的、有價值的事情,會努力去克服困難,盡力達成目標的一種內部推動力量。
個體的成就動機中含有兩種成分:追求成功的傾向和避免失敗的傾向。一般認為:成就動機水平較高的人喜歡選擇富于挑戰性的任務,其追求成功的傾向大于避免失敗的傾向,成就動機水平較低的人則因害怕失敗而回避困難的任務。
4.[參考答案]
(1)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關系不是直接的,而是以學習為中介的。
(2)通常學習動機作用和學習效果是統一的。其間的關系表現為:學習動機可以提高學習效果,學習效果可以增強動機作用。
(3)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的關系并不總是一致的。
5.[參考答案]
(1)陳述性知識與程序性知識的區別:
①從功能上來看,前者是用于說明事物的狀況、特點及關系,回答“是什么”、“為什么”和“怎么樣”的問題;后者是用于發出行為的指令,從而對某些信息進行識別或轉換,做出某些動作,解決“怎么做”的問題。
②從測量的方式來看,前者可以通過“陳述”“告訴”的方式測量;后者只能通過觀察人的行為間接測量。
③從心理表征來看,前者主要以命題和命題網絡的形式表征;后者以產生式和產生式系統表征。
④從激活和提取的速度來看,前者激活速度慢,其提取往往是一個有意識的搜尋過程;后者激活速度快,能相互激活。
⑤從學習與遺忘速度來看,前者習得速度快,遺忘也快;后者習得速度慢,遺忘也慢,尤其是運動技能,一旦達到熟練程度就幾乎不再遺忘。
(2)陳述性知識與程序性知識的聯系:
①陳述性知識的獲得是學習程序性知識的基礎。
②程序性知識獲得后也為獲取新的陳述性知識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6.[參考答案]
個別化教學是指讓學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策略。其環節和主要教學模式分別如下:
(1)個別化教學的環節:①診斷學生的初始學業水平或學習不足;②提供教師與學生或機器與學生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③引入有序的和結構化的教學材 料,隨之以操練和練習;④容許學生以自己的速度向前學。
(2)主要的個別化教學模式:①程序教學。②計算機輔助教學。③掌握學習。
四、論述題
1.[參考答案]
教師可以綜合應用一些方法來幫助學生形成或改變態度和品德。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有說服、榜樣示范、群體約定、價值辨析、獎勵與懲罰等。
(1)有效的說服。教師經常應用言語來說服學生改變態度,在說服的過程中,教師要向學生提供某些證據或信息,以支持或改變學生的態度。教師的說服不僅要以理服人,還要以情動人。教師進行說服時,還應考慮學生原有的態度,應以學生原有的態度為基礎,逐步提高要求。
(2)樹立良好的榜樣。榜樣在觀察學習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榜樣的特點、示范的形式及榜樣所示范行為的性質和后果都會影響到觀察學習的效果。
(3)利用群體約定。由于群體約定的約束力和群體壓力的存在,教師可以利用集體討論后作出集體約定的方法來改變學生的態度。
(4)價值辨析。即引導個體利用理性思維和情緒體驗來檢查自己的行為模式,努力去發現自身的價值觀,并指導自己的道德行為。價值辨析有多種策略,不論應用什么策略,一種觀念要真正成為個人的道德價值觀需經歷三個階段,即選擇階段、贊賞階段、行動階段。個體只有從頭至尾地完成這一過程,才能說他真正具有了某個穩定的價值觀念,也才能較持久地指導行動。
(5)給予適當的獎勵與懲罰。獎勵和懲罰作為外部的調控手段,不僅影響著認知、技能或策略的學習,而且對個體的態度與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除上述所介紹的各種方法外,角色扮演、小組道德討論等方法對于態度與品德的形成和改變都是非常有效的。
2.[參考答案]
正視心理沖突的大量存在后,重要的是要善于調適,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努力。(1)教師在學習探求中用各種有益的知識信息、觀念武裝自己。充實提高自勉自慰,就會對不切實際的特質欲望和煩惱人心的庸欲是非形成一種超脫的態度。(2)期望適度,不斷成功。目標是教師主客觀適應的焦點,所以教師調適角色沖突,提高角色適應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控制目標,教師經過刻苦努力步步落實目標不斷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自信心就會增強,角色適應能力也隨之提高。(3)在艱苦工作中,廣大教師能保持樂觀堅定的精神狀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師情系學生,充滿師愛。師愛既是教育的力量,也是維系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4)教師要減少人際沖突。首先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樂交善處,開朗豁達。容人之短。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