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填空題;簡答題;論述題 |
第 3 頁:答案及解析:單項選擇題;填空題 |
第 4 頁:答案及解析:簡答題;論述題 |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20個空,每空1分,共20分。)
1.__________ 是指檢查課程的目標、編訂和實施是否實現了教育目的,實現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課程設計的效果,并據此做出改進課程的決策。
2.馬克思主義認為,教育起源于人類特有的__________。歐洲奴隸社會曾、出現過的兩種教育體系是斯巴達教育和__________教育。
3.人力資本是相對__________而言的,它也是一種生產力要素資本,對促進生產起重要作用。
4.美國心理學家格塞爾提出了__________ ,強調成熟機制對人的身心發展的決定作用。
5.學生具有__________ 的特點,教師的言論行為、為人處世的態度會對學生具有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
6.__________ 認為,“一切知識都從感官的知覺開始的”。__________認為教學過程是新舊觀念的聯系和系統化的過程。 __________認為,教學過程是學生直接經驗的不斷改造和增大意義的過程,是“從做中學”的過程。
7.__________ 是由美國學者斯克里文針對目標評價模式的弊病而提出來的。
8.我國從2001年開始推行__________ ,以“課程標準”取代原來使用的“教學大綱”概念。
9.__________ 要求“學不躐等”“不陵節而施”,提出“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__________ 進一步提出“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明確提出了循序漸進的教學要求。__________ 主張“應當循序漸進地來學習一切,在一段時間內只應當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10.教學過程的本質問題是__________ 。
11.孔子對我國教育的貢獻有三個方面:創立私學、創立儒學、__________ 。
12.20世紀60年代,法國教育家保羅•朗格朗提出了__________ 的理論。
13.__________ 代表了我國奴隸社會時期教育的發展水平,形成了完備的教育制度體系,在這個體系中分為國學和鄉學。
14.課程標準是各學科的綱領性指導文件,發揮著教學工作的__________ 作用,可以確保不同的教師有效地、連貫地、目標一致地開展教學工作。
15.在我國,長期通行的看法是把教學過程看作是一種特殊的__________ ,是實現學生身心發展的過程。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1.簡述在集體中教育原則的涵義及其在實踐中貫徹該原則的基本要求。
2.制定德育目標的依據是什么?
3.認知性道德發展模式實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
4.簡述基礎型課程的基本內容。
5.簡述教學策略的基本特征。
6.簡述贊可夫的教學原則體系。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有些教師說,他們沒有學過教育學,但一樣辦了幾十年教育,還有些教師說,孔子沒有學過教育學但并不妨礙他成為萬世師表。你認為上述觀點正確嗎?運用所學的原理進行分析。
2.如何理解教育與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