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沖刺試題 |
第 4 頁:參考答案及解析 |
二、填空題
21.派生類屬學習,相關類屬學習; 22.強化獎勵法,代幣獎勵法; 23.講授教學; 24.學習環境,合理需要; 25.非測驗,情感領域; 26.自我體驗、自我監控; 27.感性概括、理性概括;28.抽象邏輯推理,具體形象; 29.行為主義,應答性行為,操作性行為; 30.傳遞,處理。
三、簡答題
31.(1)正遷移與負遷移;
(2)水平遷移與垂直遷移;
(3)一般遷移與具體遷移;
(4)同化性遷移、順應性遷移與重組性遷移。
32.首先,應提供明確的觀察目標,提出確切的觀察指導,提示合理的觀察程序。其次,形象的直觀結果應以確切的詞加以表述,以檢驗直觀效果并使對象的各組成要素進行分化。再次,應依據教學任務,選擇合理的詞與形象的結合方式。
33.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階段習得的動作固定下來,并使各動作成分相互結合,成為定型的、一體化的動作。
(1)動作品質。動作可以表現出一定的穩定性、精確性和靈活性,但當外界條件發生變化時,動作的這些特點都有所降低。
(2)動作結構。動作的各個成分趨于分化、精確,整體動作趨于協調、連貫,各動作成分間的相互干擾減少,多余動作也有所減少。
(3)動作控制。視覺控制不起主導作用,逐漸讓位于動覺控制。肌肉運動感覺變得較清晰、準確,并成為動作執行的主要調節器。
(4)動作效能。疲勞感、緊張感降低,心理能量的不必要的消耗減少,但沒有完全消除。
34.元認知知識主要包括:(1)對個人作為學習者的認識;(2)對任務的認識;(3)對有關學習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認識。
35.現代遷移理論以奧蘇伯爾認知結構遷移理論為代表,之后對遷移有了更深入的探討,具體表現在以下兩種觀點中:第一,強調認知結構在遷移中的作用,但對認知結構的解釋各不相同。第二,強調外界環境與主體的相互作用對遷移的影響。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