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3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4 頁:判斷題 |
第 5 頁:簡答題、案例分析題、論述 |
第 6 頁:參考答案 |
三、判斷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
判斷下列命題的正誤,請將正確的在題后的括號內打“√”號。錯誤的打“×”號。
1.個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論典型的錯誤是抽象地談論“社會”。( )
2.學校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不僅具有即時的價值,而且具有延時價值。( )
3.教師的主導作用表現在:教師的指導決定著學生學習的方向、內容、進程、結果和質量。( )
4.因材施教原則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差異,面向每一個學生。( )
5.教育心理學不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學與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科學內容。( )
6.心理發展是指個體從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個生命進程中所發生的一系列心理變化。( )
7.認知學習觀的共同特點是強調學習的內部機制或內部過程。( )
8.在階級社會中,道德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
9.道德以美丑為評價標準來評價和規范人們的行為。( )
10.教師刻苦學習,鉆研業務就是唯書、唯上,多讀少思。( )
11.所謂教育法律事件,是指在教育活動中能導致一定的法律后果,但又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情況的發生。( )
12.依法成立的學校是具有法人資格的獨立的教育教學機構。( )
13.教育行政復議執行使用調解的原則。( )
14.教學技能訓練的目標是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和整體素質。( )
15.教學技能既表現為教師的個體經驗,又是教師群體經驗的結晶。( )
16.課堂板書的特點有直觀形象性、高度概括性和審美性。( )
17.學生管理是以“育人”為目的的活動。( )
18.班級是學校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單位。( )
19.在班級管理中,學生不僅是被管理的對象,也是管理的主體。( )
20.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用現代的教學方法取代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歷史的必然選擇。( )
21.教的方法包括講授、談話、演示和練習。( )
22.依據教學活動的過程分類是由前蘇聯教育學家巴班斯基提出的。( )
23.每一堂課,總有其教學目的,授課效果的好壞,取決于教師講話的多少。( )
24.運用問答法進行教學時,教師的提問應面向所有學生。( )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