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預測試題 |
第 4 頁:參考答案 |
三、名詞解釋
31.教育民主化是對教育的等級化、特權化和專制性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讓所有人都受到同樣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自由化。
32.教育影響是指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篡聯系的總和,它是教育實踐活動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33.班級管理是教師根據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帶領班級學生,對班級中的各種資源進行計劃、組織、協調、控制,以實現教育目標的組織活動過程。
34.教學策略是為達到某種預測效果所采取的多種教學行動的綜合方案,是在教學目標確定以后,根據已定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的特征,有針對性地選擇與組合有關的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與技術。
四、簡答題
35.【答案要點】(1)有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提高教學效率。
(2)班級授課制有利于學生社會化,又能促進學生互相啟發,相互幫助,發揮集體教育作用。
36.【答案要點】(1)使學生掌握系統的現代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
(3)發展學生體力,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
(4)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學世界觀的基礎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37.【答案要點】(1)教育結構必須適應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
(2)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結合。
(3)普及與提高相結合。
(4)穩定性與靈活性相結合。
38.【答案要點】(1)全面了解和研究學生。
(2)組織和培養班集體。
(3)做好個別教育工作。
(4)與家庭社會教育密切配合,統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5)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計劃和總結。
五、論述題
39.【答案要點】(1)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活動的過程,是教師領導下的學生的學習過程,既要有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有學生的主體作用。
(2)教師是教育者,他要將國家社會規定的知識內容傳授給學生。
(3)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教育的對象,又是學習的主體。
(4)既不能片面地強調教師的絕對權威也不能主張兒童中心主義,而要把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調動學生的自覺積極性正確地結合起來。
六、案例分析題
40.【答案要點】從設計意圖來看,這兩位教師都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注重學生的認知過程。但前者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被教師牽著鼻子走;而后者課堂氣氛活躍,師生關系融洽。
對于六年級學生而言,半徑和直徑的關系通過自學是能夠找到答案的。教師A無視學生的學習能力,沒有了解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面對已知結果的操作,學生索然無味,激不起學習的熱情。教師B則充分正視學生的現狀,調整教學思路,把對未知的探索變為已知的思辨,學生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認真把自己的操作過程展示出來,這樣的操作是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主動地學習,這樣的操作活動才能達到有效的目的。
在教學中,教師應當了解學生的知識現狀,對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要有正確的定位。在設計操作活動時,不能為了操作而設計操作,而應根據學生內容的需要,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完成操作活動,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