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5 頁:答案 |
11.學生的興趣、好惡、意志以及其他個性品質等因素實際上是指( )。
A.智力因素
B.非智力因素
C.理性因素
D.感知因素
12.課程有不同的分類標準,根據課程的任務分類,可以把課程分為( )。
A.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學校課程
B.必修課程、選修課程、活動課程
C.相關課程、廣域課程、核心課程
D.基礎課程、拓展課程、研究課程
13.我國小學課程設計理應堅持的原則之一是科學性與( )相統一。
A.思想性
B.銜接性
C.適時性
D.可行性
14.衡量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質量的標準是( )。
A.教學計劃
B.教學大綱
C.考試成績
D.升學率 ,
15.在下列教學組織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積培養學生的是( )。
A.個別教學制
B.班級授課制
C.分組教學制
D.道爾頓制
16.把實物、教具呈現給學生觀察,或通過示范性的實驗來說明和印證要求學生掌握知識的一種方法稱( )。
A.講授法
B.實驗法
C.參觀法
D.演示法
17.按照學生的能力、學習成績或愛好分為不同的組進行教學的組織形式稱為( )。
A.活動課時制
B.設計教學法
C.道爾頓制
D.分組教學
18.我國小學階段,德育內容主要體現在( )中。
A.班級教育活動
B.思想品德課
C.全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
D.班會和校會
19.“知子莫如父,知子莫如母”,說明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具有( )。
A.先導性
B.感染性
C.權威性
D.針對性
20.衡量人們思想品德好壞高低的根本標志是( )。
A.道德認識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為
編輯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