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5 頁:參考答案 |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l分,共10分)
21.課程結構的編制是指 _____。
22.宋代以后,作為教學的基本教材和科舉考試依據的是_____。
23.主題班會應以_____為主,教師不能包辦。
24.素質教育的核心是_____ 。
25.西歐中世紀早期的教會學校主要學習神學和七藝,七藝包括文法、_____、辯證法、算術、幾何、天文、音樂。
26.人的身心發展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生理的發展,二是_____的發展。
27.對整個班主任工作過程、狀況和結果作出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評估,進行質的評議和量的統計,這項工作被稱為_____。
28.師生關系在社會道德上是相互_____的關系。
29.規定著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的系統,包括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人物、入學條件、修業年限及其關系的制度叫_____。
30.主張讓兒童順其自然,甚至擺脫社會影響而發展的教育家是法國_____ 。
三、判斷題 (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5分,共15分)
31.義務教育與普及教育是一個等同的概念。 ( )
32.美育就是藝術教育。 ( )
33.教學與教育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 )
34.教材是唯一的課程資源。 ( )
35.文化本身就是一種教育力量。 ( )
36.教師無須具備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只要掌握專業內的知識就可以。 ( )
37.教與學是辯證統一的關系。 ( )
38.在一個班集體中,班主任重點關注的對象應是先進生和后進生。 ( )
39.在當前,如果學校教育不能保證家長所期望的教學質量,家長就有權拒絕送學齡兒童上學。 ( )
40.國外有人統計調查了某家族的八代l36名成員,發現其中50名都是音樂家,這是遺傳決定的。 ( )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